今天中午,黄晓明和angelababy在微博上官宣离婚。二人官宣离婚的微博声称两人离婚后依然是一家人。虽然两人未来都会开始更好的生活,可不免还是会感到惋惜。离婚之后,那个曾经同舟共济的人从此退出了双方的生活,或许彼此之间还保留着对方的生活习惯,是该和前任继续保持亲人的关系,还是从此老死不相往来?这可能是很多人都要面临的抉择。
满足哪些条件,才能在分开之后再续曾经的友谊?
假如想和前任继续做朋友,又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尴尬和痛苦呢?心理学家提出,如果双方在恋爱之前就有深厚、长久的友谊,那么在分手之后,他们也更倾向于继续维持这段友情。在脚本理论中也提到了这种说法——“友情模式”。两个人在谈恋爱之前的交往方式,可以迁移到分手之后,由此,他们不需要再创造新的交往方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不确定性,不用再想“我能不能跟Ta说说工作上的事情?”“我还能约Ta吃饭么?
”这种问题,从而使恋情顺利地过渡到友情。
此外,还有一个变量会产生影响,那就是分手策略。如果双方在恋爱之前是朋友关系,那么当他们分手时,提出分手的人会倾向于采取更温和的分手方式,比如与对方进行一场长谈,而不是打冷战、疏远对方或者做一些过分的事情逼对方提出分手。在《分手大师》这部电影里,讲述的就是如何帮别人快速分手。男主角梅远贵(邓超饰)用了很多种分手策略,但大多数都是第三种——逼对方提出分手。
这些冷酷的分手方式其实相当伤人,也断绝了分手的双方再续友谊的可能性。长谈式的、温和的分手策略往往能够使双方彼此理解、和平分手,所以这往往也是做朋友的必要条件。
此外,由谁提出分手,也是影响日后关系的因素。研究发现,如果双方都愿意分手,而非某一方主动提出,那么两个人还可以是朋友。在这种情境下,一般双方对这段感情都已感到不满,彼此之间依赖减少。因此分手对双方来说并不算坏事,甚至可能是解脱。
也有调查结果显示,男方提出分手时,两人更可能做朋友,但这其中的具体原因还不明确。惠提尔学院心理学教授希尔从一个包含103个案例的研究中发现,虽然女生在恋爱关系中经常是付出较多的那个,但是付出越多,她们越会感到对方投入太少,关系不平等,而越想要提出分手;而男生在大量投入后,更愿意去维持这段关系,提出分手的可能性较小。
在分手之后,不乏有人会对前任进行“骚扰”。比如在社交网络上发跟异性吃饭、看电影的照片,激发前任的嫉妒心,或者是暗讽对方,写有关前任的负面评论甚至公然发布诋毁对方的信息。这些“骚扰”行为也会使双方无法再做朋友。也许你觉得这些行为可以挽回对方,也许从中能够感到报仇的快感,但过度的纠缠和骚扰只会让Ta更加反感甚至感到害怕,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除了以上三条主要因素外,父母和同伴如果能表示支持,而不是追问“你们不是分手了吗,怎么还在一起”,那么也能减少分手后做朋友的尴尬感。另外,如果双方的朋友圈子比较一致,那么以后也比较容易继续愉快地玩耍,这其实也是同性恋人分手后容易从恋人变朋友的原因。
分手后,人们可能还会与前任保持联系,发短信、打电话,或是发邮件。现在,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没有互动的弱联系。
不用见面,在家刷刷社交网站和朋友圈就可以“跟踪”前任,了解他们最近在干什么。继续与前任联系的念头或许很难遏制,但这样往往比断联带来的痛苦更多。继续联系容易勾起你对前任的想念并唤起想与ta复合的念头。如果看到了对方发来的短信,会觉得对方还会在意自己,让你抱有复合的希望。渴望收到信息却一直收不到的失落感也会加深你的痛苦。同时,如果不断联系,你也很难脱离对对方的依赖感。
即使Ta不在身边,你依旧会在遇到困难的第一时刻想到Ta。这些因素都导致你很难走出失恋的怪圈。
一篇有关网络“弱联系”的调查还发现,社交网络上的“弱联系”甚至会比“强联系”更加阻碍分手后情绪的恢复,而且阻碍的程度与花在弱联系上的时间成正比。这可能是因为,弱联系与打电话、发短信等联系方式相比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毕竟,分手之后在社交网络上看到对方的几率要比亲眼见到的几率大很多。当你看到对方更新了状态,发现Ta开始跟别人交往,你很有可能会嫉妒生气,从而影响情绪的恢复。
有些主动分手者可能会出于利益原因而不愿意切断联系,比如想要利用对方的能力帮助自己进行职业发展。这种行为通常会对被分手者造成很大伤害,因为对方总让他们感到复合是有机会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在分手后,被分手者不要立刻回应对方的联系,更不要主动联系,等你能够彻底断了复合的念头,并且可以独立、不再依恋对方时,就是可以再续友谊的时候了。想要断掉复合的念头需要一段时间,相对而言,解除依恋就比较省时。
我们只要与闺蜜、家人或其他信任的人在一起,建立新的避风港,就可以快速解除对前任的情感依赖。分手不代表分别,而是换了另一种方式继续相处,只要不再将安全感系在对方身上,就可以和前任成为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