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离乡、做最辛苦工作的中年人,可能有个更隐秘的共同点

作者: 翻翻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22-01-20

文章探讨了性别比失衡对中年父母工作压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特别是家中有适婚年龄儿子的父母,他们为了儿子的婚姻市场竞争力,不得不选择更辛苦、更危险的工作。这种现象在性别比偏高的地区尤为明显,导致这些父母在工作场所的死亡率增加。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和研究数据,揭示了这一社会问题,并呼吁社会提供更多支持以改善这些劳动者的境况。

2022年1月18日,北京朝阳区发现一例新冠无症状感染者。这本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例,但当流调记录公布后,人们忍不住关注这位“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流调记录显示,他在北京20多个不同的地点做体力工作,经常工作到凌晨。为什么岳某如此拼命地干活?在随后接受采访时,岳某表示,自己家庭条件“比较一般”,父母患病,妻子收入微薄,两人还有一个六年级的小儿子。

为了赚钱,他独自离乡十几年,现在在北京打工,寻找失踪的大儿子。离乡背井、选择更长的工作时间、做着更苦更累的工作——“最辛苦流调”的产生也许并非偶然。岳某的困境有医疗、养老、育儿负担的原因,也有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外出务工压力,大儿子在务工时失踪更让这一切雪上加霜。在以上这些方面,弱势群体还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但研究还指出,性别比失衡也可能是岳某困境背后一个深层原因。

一个新研究显示,性别比失衡问题可能加剧了男孩父母的负担。在年轻女性缺失更严重的地区,家中有适婚年龄儿子的中年父母会工作更辛苦,同时承受着更高的事故发生率,在工作场所死亡的概率也更高。此前,有一篇论文分析了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呈现的数据,结果显示,家中有18岁以下的男孩,会显著激励家中的父亲工作更长时间。

家中有男孩的父亲比家中没有男孩的父亲每周大概多工作0.68~1.14小时,能多创造1.41%~2.14%的GDP。这个研究还显示,家有男孩使得父亲工作时间延长最多的地区,就是京津冀地区,可能源于这个地区是重工业密集区,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更大,父代对子女性别的偏好也更强。

2021年4月,复旦大学的研究者谭之博,哥伦比亚大学的魏尚进,和北京大学的张晓波发表在《发展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上的一篇论文则指出了这背后可能的原因:由于男女出生比例失衡,新娘“供不应求”,许多儿子处在适婚年龄的父母不得不加倍工作多赚钱给儿子娶媳妇。为了让儿子在婚姻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中年父母们不惜寻找离家更远、收入更高、风险也更高的工作。

而家中有适龄未婚女儿的父母则没有呈现出这个倾向。由于男性的死亡率略高于女性,正常的出生性别比约为103-107(即在女性为100人的情况下,有103-107位男性),这种自然产生的出生性别比可以在达到生育年龄时男女比例大致为1:1。而在岳某老家河南,2010年的出生性别比是128左右,2015年是114左右,在岳某目前居住的山东,2010年的出生性别比在119左右,2020年则是112左右。

这两个省份偏高的出生性别比,已经持续了多年。对于这些地方的男孩父母来说,为了不让儿子“非自愿单身”,生活的压力非常大。新论文的作者之一魏尚进2011年的另一个研究发现,有未婚儿子的父母,会大幅提高储蓄率,以增强儿子在婚姻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力。浙江大学研究者于2021年发表的另一篇论文同样显示,家中有儿子的农民工更可能选择外地务工。

当子女处于婚配阶段时,生养儿子将显著提高农民工外地务工的可能性,在样本中,有儿子的农民工外地务工的均值为0.141,无儿子的则为0.117。而当子女成立家庭,生活趋于稳定之后,父母是否外地务工的差距不再显著。按家中是否有儿子分组的农民工外地务工情况丨李梦华,钱文荣,《子女性别对农民工外地务工决策的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经验》新闻背后,受伤的父母。

性别比例失衡对于父母而言不仅是沉重的负担,也可能是致命的压力。像岳某一样,育有儿子的中年父母中的很多人在采矿业、建筑行业从事有潜在危险的工作,包括与危险材料接触、承受极热极寒的工作环境等。岳某在北京搬运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在零工微信群里找工作,这些工作大多是日结小时工,面对面付款之后,雇佣关系也随之结束。没有劳动保险,也没有工资保障。这一点在谭之博、魏尚进和张晓波的论文里也得到了数据的证实。

在年轻女性严重缺少的地区,意外伤害和因工死亡的数量明显更高,在受害者中,有适婚儿子的父母占比特别高。统计数据显示,子女性别比达到118.9时(即每100位女性对应约119位男性),地区工作中的平均意外死亡率为10.55,子女性别比较低时(101.18),地区工作中的平均意外死亡率为6.54,显著低于高性别比地区。

性别比和地区工作死亡率有显著相关丨Tan, Z., Wei, S. J., & Zhang, X. (2021). Deadly discrimination: Implications of “missing girls” for workplace safety。

研究者分析,意外死亡增加,一方面是父母为了挣更多的钱而不惜从事条件更差、更危险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当雇主观察到这种求职内卷之后,雇主可选择余地更大了,于是雇主对生产安全的投资减少,让整个工作环境生产的安全性下降,进一步导致因工致残、死亡的概率上升。一方面,在男女性别比偏高的地区,用工单位设立和劳动安全相关的专门委员会的比例明显较低,另一方面,雇主提供工伤保险的概率也明显偏低。

这种影响甚至直接反映在了死亡率数据上,第一批独生子女成长起来之后,在2003年至2013年的十年间,我国41至60岁男性的死亡率增加了12%。这位“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是无数位在困境中咬牙撑起家庭的父亲缩影。要改善这些劳动者的境况,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正在改善的出生性别比,也会为减轻未来的家庭负担,做出一些贡献。归根结底,平衡的性别比,会让每个性别、每个人受益。

UUID: ed68b377-c0b8-4b44-8f67-23158a47e79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22/果壳_2022-01-20_背井离乡、做最辛苦工作的中年人,可能有个更隐秘的共同点.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