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到底剩下多少里?

作者: 果壳

来源: 微信公众号文章搜索助手

发布日期: 2022-01-18

文章讨论了长城的历史、现状及其保护工作,强调了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模式:我们一边在创造历史,一边又在毁灭它。烧掉的阿房宫、炸毁的巴米扬大佛、被洗劫的凡尔赛宫……多少奇迹被人类亲手葬送。不幸的是,大自然也在加速这一进程:风沙侵蚀、雨水冲刷、阳光暴晒,致使壁画凋落,城墙坍塌,就连佛像也有了黑色的印记。

昨天晚上,一场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腾讯活动日的全球直播,让人更深刻的理解这个残酷现实。歌词里写道“万里长城永不倒”,但这场直播里,长城保护项目的工作人员告诉了人们精确到百分比的真相:现存的长城中,真的可以算得上“不倒”的,只有区区8%。剩下的92%,要么损毁,要么怕是连遗迹也看不清了。保护长城的工作,慢且艰巨。

长城,之于华夏民族,意味着什么?长城的历史,几乎和华夏民族的历史是同步的。

最早修长城的记录,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北方的燕、赵、魏、秦等国,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分别修筑了具有军事意义的长城。秦始皇横扫六合之后,将“各自为战”的长城相连,形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然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却是另一条更靠南的长城。在经过北魏、北齐、北周、隋、唐、明等多个朝代的努力之后,一条西起嘉峪关,东到辽宁虎山,绵延万余里的明长城呈现在当代人眼前。

明长城人工墙体长度约6259.6公里,目前保存较好的仅占8%,已消失的(指地面遗迹不存)占到31%。更不用提年代更久远的那些夯土城墙。很多野长城的墙体、城砖松动,濒临垮塌。如果不加以保护,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日子里,这些野长城会轰然倒塌,颓萎在荒山野草中,甚至会影响到村民的生活和生命安全。

对长城保护和修复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阳泉市平定县新关村八百名守关将士的后人,耗费20年,修复破损长城6000余米。后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硬是修出了固关长城景区。这些人的祖先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迁居于此,镇守边关,一代代传下来,竟“守”到了21世纪,一时传为美谈。

2016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保护长城,加我一个”公募项目,为长城保护募集资金。腾讯携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天津大学长城研究团队合作,先后捐赠了3500万元,用于5年时间支持修缮箭扣及喜峰口长城。正因为长期参与其中的原因,腾讯在这场直播直接去到了长城,向大家展示了沉寂多年的水下长城,和长城的修复工作。

修长城,要在不损伤它原有的历史风貌基础上修,保留它独特的“野味”,做到文化保护的“最小干预”。比如,能继续使用的老砖全部“再就业”,尽量顺着原本的坡度、拐弯、纹理继续加固,实在不行,再启用新砖。修补的手法遵照原有的传统老工艺。比如,砌墙用的浆,可不是水泥砂浆,而是白灰加水制成的灰浆。因为长城是用手工做的青砖修葺,和白灰混合,它后期的强度会增长,越来越坚固。

鉴于长城地区地形复杂,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其修复的方式几千年来未曾有过本质变化:依靠工人的肩膀把石料运上长城,费时费力。喜峰口西潘家口这一段1005米的长城,整整修了4年,终于在2021年完成了主体的修缮。古迹修复,是一种无休止的与大自然之间的“躲猫猫”游戏。一次修复的结束,意味着新一轮侵蚀的开始。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范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数字化,让文物真正成为永恒。有一座巴黎圣母院永远不需要修复,这就是藏在硬盘里的70T数据。即便有一天地球不存在了,其他文明依然有可能从那些二进制信息中将其复原出来。

这项工作在中国,同样已经起步。直播中,以长城和敦煌为例,介绍了许多数字化是“文物保护”的方式。“记录长城,趁它还没消失之前”——长城的数字化,早在2016就开始了。

腾讯的地图团队,从16年开始为长城拍摄360度全景写真。数字化不是简单的拍照,尤其对于长城而言,其数字化至少有两个难点:一方面是记载不明确,很多野长城,只记录“某某村的某个方向几公里处”,这需要查阅大量史料,进行实地考察才能确认;另一方面,长城数字化不同于巴黎圣母院数字化,前者规模庞大,需要摄影师扛着设备深入到野外进行拍摄,可能一小段长城要耗费近一年时间。

将巴黎圣母院数字化,塔隆博士用了近5年时间。如果将万里长城装入硬盘,需要的时间和工作量不可估计,毕竟仅是测量长城的长度,国家文物局就用了整整6年。但这项工作值得。相比于与自然界的拉锯战——侵蚀、修复,再侵蚀,再修复,数字化可以将长城文化保留下去。长城,不仅属于中国,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属于全体人类。

同样在被记录的,还有敦煌莫高窟。说起莫高窟,就不得不提起颇具争议的“王道士”。

1900年,他与助手发现了莫高窟的藏经洞,洞内有从十六国到北宋年间文物5万多件。后人指责他将经书贱卖给附近村民,当做符咒治病。更多的文物则是卖给了西方探险家,由此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散落海外的文物或许可以找回,而剥落的壁画却是极难修复。敦煌石窟有超过4.5万平方米的壁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研究人员仅成功修复了其中5000多平方米。

壁画的脆弱远超人们的想象。

在莫高窟内是禁止拍照的,这不是害怕泄露什么机密,而是闪光灯光线里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会破坏文物表明的色彩,造成纤维断裂与结构断裂。可以说,每一次公开展出壁画,或多或少都会对其造成伤害。早在1993年,敦煌研究院就启动了数字化进程。2017年,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2020年2月,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推出。

大众可以足不出户欣赏敦煌的精美壁画,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既能保护壁画,也能提升用户体验:如果说现场只可“远观”,那数字展览却能放在眼前“把玩”。

截止2021年年底,已经有近6000万人次参与“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的创意互动、线上游览敦煌。这个数字是过去两年里实际能够到达敦煌莫高窟参观的线下游客人数的近20倍。现在,敦煌的文物可以在互联网上供全世界欣赏、研究。去年5月,敦煌决定继续提高文物的数字化程度。敦煌研究院与法国吉美国立亚洲博物馆以及腾讯联合启动“数字藏经洞”项目。该项目能够让更多人通过数字渠道欣赏莫高窟字画、雕刻和经文等珍宝。

其实,腾讯依靠在数字化科技上的优势,近几年做了相当多的“文物数字化”项目,比如“数字故宫”。去年8月“数字故宫”小程序上线,凭借这一入口,公众可以线上游故宫、逛建筑、看展览,甚至看文物。数字化技术除了可以永久保存已经有的文物,还能把历史中消失的文物还原出来。微软“重建”古奥林匹亚。2021年11月,希腊政府与科技巨头微软一起,以数字化方式对希腊古奥林匹亚进行重建。

其目的就是,“让游客回到过去,回到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身临其境的探索2000多年前的古奥林匹亚”。

以上,只是数字技术应用的冰山一角。今年中国馆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和机遇”,展示文物保护和数字传承,也可以看出国家对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视。而腾讯被邀请到了迪拜世博会中国馆,深入展示数字化在文化保护方面的应用,这也是腾讯极少被公众认知的一面。数字化会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后一张拼图?

文化遗产消失是全人类面临难题。首先,一些珍贵的文物、古迹,在大自然与时间的冲刷下,乃至人为破坏下,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失;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传承者的逝去,越来越难以找回。

一直以来,文化传承的方式并没有改变:文字相传、口耳相传以至于代代相传。这样的模式虽然被赋予了一些浪漫主义色彩,但也无法掩盖它的脆弱性。如今,数字化成为了最后一张拼图。

它让文化、文物变得更有趣、更“浪漫”,更重要的是,更安全以至于在时间上成为了“永恒”。幸运的是,我们的后代不必如此了。数字技术让敦煌壁画会动会唱歌,让古代帝王有了表情,让故宫里的文物成了360度实景VR。

美国盖蒂中心记录的中国近代史1500张老照片、中国国家图书馆2274.5TB资源、梵蒂冈图书馆里的7.5万册抄本和110万册藏书,以及大英图书馆的570幅达·芬奇手稿——它们是文物,它们也是数据,现在触手可得。

这场直播后,我们向腾讯的工作人员了解到:为了吸引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长城为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推出了科普绘本《长城绘》;微信与中国文化保护基金会共同创作小游戏《一起修长城》;就连手游《王者荣耀》,也推出了“长城守卫军”系列游戏英雄。未来三年,故宫博物院计划与腾讯深化合作,完成10万件文物的高清影像采集。

故宫数字化、长城数字化、敦煌数字化……这是腾讯和许多中国科技公司的方式。依靠科技的力量,以一种独有的方式,将珍贵的文物永久存储在了“二进制”数字当中。

UUID: a2a2f550-4468-49fb-8fc8-21993a37d46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22/果壳_2022-01-18_万里长城,到底剩下多少里?.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8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