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自伤之痛(下)

作者: 段锦矿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22-01-15

文章讨论了青少年自伤行为的深层原因,指出这是青少年调节心理压力和情绪的一种“适应不良”的方式。文章强调了探索和解决青少年内在的心理痛苦,寻找替代的应对策略的重要性,并分析了青少年在自我认同、家庭关系等方面面临的挑战。

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于青少年自伤的第一反应是禁止,这可能不会奏效,因为这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实际上,外显的自伤行为反映了青少年内心的痛苦,这是青少年调节心理压力和情绪的一种方式,但这是一种“适应不良”的方式。因此,探索和解决青少年内在的心理痛苦,寻找替代的应对策略,才是解决自伤行为的合适思路。

从生命周期来看,青少年处在极为特殊的一个发展阶段,一方面作为情绪调节生理基础的神经系统尚待成熟,第二性征、性激素的巨大变化扑面而来;另一方面,青少年面临重大的社会化发展任务,核心议题是“自我认同”,即“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青少年特别在意自己“长得是否好看”“学习好不好”“是否多才多艺”,在稳定的自我认同感建立之前,这一切都需要根据外部的评价、同伴的评价来确认,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他们遇到的挫败自然不少。

亲子关系在青春期也变得更加复杂。上学、住校等生活变化带来与父母的进一步物理分离,青少年对于自主性的需要将产生更重要的一个结果——与父母的心理分离。此时,尤其需要父母在养育方式上变得更灵活,既尊重青少年的自主和独立,又能在青少年遇到挫折时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不良的家庭关系非但不能提供支持,反而可能是青少年压力的来源。

不过,这些是整个青少年群体面临的普遍压力,对于特定的个体来说,不同的境遇(包括创伤事件、个体特质和家庭环境)带来千差万别的触发因素。评估每个人的痛苦程度和来源,需要依据当事人具体的心理体验。

UUID: 5d0392c5-abd7-4016-b258-5e9e0d64ee96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22年/2022-01-15_青少年的自伤之痛(下).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2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