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加烟法力无边?揭秘电子烟的健康骗局

作者: 氘氘斋

来源: 科学大院

发布日期: 2022-01-14

电子烟日益流行,但其健康危害不容忽视。电子烟虽声称“比吸烟更健康”,但实际上仍会释放多种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抑制免疫细胞功能、引发呼吸道疾病等。此外,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极大,可能导致控烟努力付诸东流。尽管有国家和地区开始加强对电子烟的监管,但公众仍需提高警惕,尽量减少使用。

小伙伴们有没有觉得生活中电子烟越来越常见了?闹市街头常能看到电子烟商店,便利店的货架上摆上了“棒棒糖”,不少烟民脖子上也多了个“配件”……你的感觉没错,电子烟确实日益流行。但是这种打着“健康”幌子的电子烟真的没有危害吗?真相,并不简单。

其实电子烟不算啥新鲜事物,早在2003年,北京的药剂师韩力便发明了一种尼古丁气雾发生装置。他用丙二醇稀释尼古丁,再用电阻线圈加热稀释液,释放出含有尼古丁的蒸汽,人吸入后,便能达到类似于吸烟的效果,这种装置就是后来的电子烟。2016年韩力接受BBC采访时回忆道,当时发明电子烟是为了帮助自己戒烟。他自己十八岁开始抽烟,戒烟6次不成功,又不想像老烟民父亲那样得上肺癌,于是产生了这种想法。

电子烟最开始打的噱头确实是“帮助戒烟”,“比吸烟更健康”。众所周知,吸烟上瘾其实是尼古丁上瘾,传统卷烟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焦油等是副产物,它们对人体的毒害最重。而电子烟产生的则是较为纯净的尼古丁蒸汽,似乎更“健康”,加上它酷炫的造型、多变的口味,电子烟市场成了炙手可热的淘金赛道。

在搜索引擎中检索电子烟的两个英文名“vaping”和“e-cigarette”,可以看到自2010年开始,电子烟的网络热度便直线上升,到现在也没有冷却的迹象。

电子烟也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在生物医学论文网站Pubmed上检索“e-cigarette”,你会发现自2010年以来有关e-cigarette的文献也在快速增长,科学家们还是很紧跟潮流的。更为有趣的是,与e-cigarette关联的词包括“肺”、“青少年”、“依赖性”等,也隐隐暗示了对电子烟流行忧心忡忡的科学家们究竟在担心什么。

电子烟的拥趸常常是基于这样一个逻辑:谈电子烟的安全性,不要跟完全不吸烟的人比,要跟吸卷烟的人比。诚然,这样的逻辑不无道理,但就像前文提到的,电子烟虽从原理上根除了致癌性巨大的焦油,可仍然会释放多种有害物质。

首先就是金属加热线圈。电子烟的蒸汽需要金属线圈通电加热产生,高温下金属线圈本身便很可能释放金属物质。此外,电子烟液中丰富的化学调味剂可能帮助某些金属离子穿过人体的屏障,进入大脑、心脏等关键器官。例如常用的香料物质麦芽酚,很容易和铁离子、铝离子等金属离子结合,增加人体对此类金属物质的吸收能力,而劣质的烟液也可能是这些金属物质的来源。

为了迎合年轻人多变的口味,电子烟行业可谓是费尽心思。

据研究人员整理,市面上居然有13大类90小类的电子烟口味选择。光“酒精饮料风味”大类中就细分了诸如莫吉托、琴酒、朗姆酒等11种味道,这基本都要“归功于”各种化学香精。肉桂醛是这些香精中的典型代表。肉桂醛来源于肉桂树皮,带有特殊的芳香,是食品行业常用的香料,如今电子烟行业也用它调配多种口味的烟液。少量食用和吸入肉桂醛理论上不会对人体产生直接的毒性影响。

但研究人员也发现,部分电子烟液会抑制人类肺部免疫细胞的功能,极有可能是肉桂醛的影响。

奶油味的双乙酰则是另一个电子烟调味剂。双乙酰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尤其常见于爆米花中,但雾化的双乙酰可能让人患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爆米花工人由于需要长时间暴露于双乙酰环境,患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概率很高,这种病也由此得名“爆米花肺”。

2019年CMAJ报道了一则疑似电子烟(含双乙酰)导致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案例,患者是一名17岁的加拿大小伙子。据文章描述,这名原本身体健康的小伙子在大量吸食调味电子烟和四氢大麻酚后出现顽固性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检查后显示发烧、心动过速、低氧血和肺部杂音,结合胸部CT,最后被确诊为急性细支气管炎。

经过科学界和公共卫生部门的共同努力,人们对香烟烟雾的危害性已经有了充分认知和临床证据。

香烟烟雾中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250种是有害物质,69种是已知的致癌物,约有85%的肺癌和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可见,香烟是一个强大且明确的公共卫生敌人,通过各种风险教育和政策约束,在过去几十年中,全球控烟卓有成效。然而,电子烟可能是个看似弱小,实则更难防范的敌人。吸食电子烟的人不会受到焦油的危害,因此可以预见相比于吸食香烟的人,这群人死于肺癌的概率会降低。

但谁又能保证吸食电子烟几十年后,其他类型的疾病概率不会更高呢?毕竟已经有很多证据表明电子烟气溶胶对肺、口腔、脑、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有毒性作用。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前面提到的电子烟本身的诱惑性和青少年的个性影响外,对电子烟危害性认识的不足,决定性的临床研究尚缺乏,各国管控力度整体偏松等情况都为电子烟的流行“大开绿灯”。

当然,情况也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在中国,《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提出了“电子烟也不健康”的警告,官方禁止电商平台销售电子烟;美国多个州也发布了禁止销售非烟草口味的电子烟,禁止电商平台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等政策。这些举措都显示着,电子烟行业经历了近10年的狂飙突击,野蛮生长后,终于要被置于更严格的监管“牢笼”中。从公共卫生角度,笔者十分赞赏这种改变,祝愿监管制度更为完善,执行更为有力。

当然,政府严格管是一方面,大家对电子烟能不吸就不吸,能少吸就少吸才最关键。

UUID: 06d6af80-fd18-4269-bac0-47534bee9a7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科学大院公众号-pdf2txt/2022年/2022-01-14_电子加烟法力无边?揭秘电子烟的健康骗局.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