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上大学了,爹妈还要进家长群,怎么办?

作者: 此木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22-01-13

本文讨论了家长群在大学阶段的存在及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分析了过度教养的负面效应,并提出了设立亲子关系边界的建议。

近年来,家长群已经成为中小学家长和学校沟通的主要方式,让家长们随时和学校保持联系。但在升上大学后,依然有家长群存在,家长们在群里讨论孩子成绩,分享各自孩子的优秀之处,甚至直接在里面帮孩子相亲,未免让人心里犯嘀咕:这真的有必要吗?

孩子们离开家上了大学,父母二人在家留守,一下子难以适应“空巢”的感觉,建一个家长群确实是填补他们空虚和缓解焦虑的方式。但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家长的做法已经超过了正常养育水平,这种高度关心且带有控制性的模式,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过度教养(overparenting),这类做法还包括频繁追踪孩子的去向,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度紧张等等。

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一样,研究者发现父母对过度教养的感受往往是积极的,但孩子对它的感受是消极的。在2018年美国的一项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们招募了302对父母和孩子,比较了父母的过度教养程度和双方对此的感受,结果发现,过度教养的父母确实更容易感到为孩子提供了支持和帮助,而他们的孩子却相反,感受到的支持比被正常养育的孩子更少。

过度关爱孩子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对孩子来说,这很有可能是帮倒忙。过度教养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行”介入孩子本该独立的生活,更可能让他们失去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2017年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大学生的校园适应程度和家长的养育程度有关。研究者分别测量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业和社交适应水平,以及他们被父母过度教养的程度,结果发现,父母的过度教养水平越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越低,他们越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业和社交生活。

父母越关心自己的孩子,孩子就越容易觉得自己“不行”,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会剥夺了孩子应对挫折的机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根据他多年对强化学习研究的经验,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它描述的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主观信念,自我效能感越高,在解决问题和应对生活时就越自信。

成功经验是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克服重重困难后的成功,过度教养的父母帮孩子扫清了成功路上的阻碍,但就像班杜拉在著作《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中说的,“如果人们经历的只是轻而易举的成功,他们就会急于求成,并很容易被失败所挫伤。”

过度教养型父母对孩子的控制,还会带来孩子的“同一性早闭”——还没来得及探索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被父母灌输了他们的期望和建议,这样的孩子缺乏自我目标和方向,凡事都需要来自权威的建议,缺乏主见,更难适应大学生活。

自我同一性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独特性的内在认知,在同一性的发展中,最理想的结果是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和渴望实现的目标,坚定地为之努力,达到“同一性获得”的状态。

高控制下也许能养育出符合规范的子女,却很难有自我同一性获得的子女。因为自我同一性获得需要一种符合自己内心力量的追求,这种追求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与父母的意见相悖,高控制的父母使子女不敢产生这种相悖,也就无法达到自我同一性获得。

所以,对家长来说,不妨对自己的孩子自信一些,相信孩子能为自己做决定,这样孩子才能觉得自己真的“行”!过度教养让孩子成为关系中的“巨婴”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仅影响着孩子如何看待自己,更影响着他们如何看待他人,过度教养往往也会让孩子在亲密关系中受挫。

今年的一项新研究就调查了过度教养对恋爱和婚姻的影响,研究者使用量表测量了被试们的依恋风格和被过度教养的程度,以及婚恋情况。结果发现,被过度教养的人在亲密关系中会有更强的焦虑和回避倾向,他们一方面更容易担心自己被抛弃,需要频繁确认伴侣对自己的爱意,另一方面却又在伴侣太靠近时想要逃离,回避面对关系中的重要问题。不仅如此,被过度教养的程度越高,结婚的年龄也越晚,越难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

这种现象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和父母的分离议题带来的,过度教养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过于紧密,当孩子习惯这种关系之后,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也会有类似的期待,希望对方像父母一样时刻关注自己,主动满足自己的需要。然而这往往是不现实的。这种心态带来的结果往往是期望落空,这样的感受多了,也就对亲密关系和婚姻变得消极起来。

在情感关系中,一段健康的关系应该是平等而有弹性的。对于被过度教养的孩子来说,需要意识到,伴侣很难做到,也不必做到像父母那样时刻关心自己。避免过度教养,设立理想边界想要避免过度教养,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设立亲子关系的边界——明确什么是孩子应该独立完成的,什么是可以向父母求助的。

作为大学生,当发现自己受困于父母对自己的过度教养时,就该找机会和父母聊聊了。父母们往往对孩子存在理想化的认知,比如认为孩子是听话的,愿意服从自己的建议的,然而很多时候,孩子只是迫于父母的权威被动地配合,害怕自己的想法会被否定。

孩子需要意识到,“设立亲子关系的边界”并不是“拒绝父母伤害父母”,父母不能对你的人生为所欲为,也不等于“你不爱他们不关心他们”。坚持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并没有错,也无须为之感到内疚。

在坚持捍卫边界的情况下,不妨试着灵活地和父母“做一笔交易”,比如当发现父母在家长群为自己相亲时,感到尴尬之余不妨想想,也许父母是担心自己不善社交,不知道怎么认识新朋友。与其被动地推脱或者应付,不如告诉父母,我不会去你们安排的相亲,但我可以积极地和你们分享自己平时的业余生活,让你们知道我有自己的人生安排,并不孤独。

作为孩子可以更多地理解父母的立场,父母对自己的过度关心,很可能说明他们渴望自己的存在被重视,希望自己依然被孩子需要。所以当发现父母过度教养时,可以试试关心父母的生活,也许父母就会意识到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像对待孩童那样保护和关心下一代的所有举动了。

对父母来说,也需要逐渐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孩子已经成年,而自己正在老去,尽管自己有更多的经验,但孩子却拥有更新鲜的视野,父母不再是孩子心目中那个屹立不倒的权威,不妨让关系更加平等自由,像朋友般地互相学习。

父母也需要在情感上逐渐“松手”,正如让婴儿断奶般,不必有求必应地满足所有的需要,让孩子在心理上独立起来,具备自我安抚的能力,这样他们才有更多的空间去容纳新的关系,发展出有弹性的安全型依恋模式。

孩子离开温暖的小家,走进充满未知的大学校园,是重要的人生转折,与此相对地,亲子关系也到了需要转变的时候。

正如纪伯伦所言:“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UUID: 9a49ff5e-dec3-4895-879f-c6602fa73a1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22/2022-01-13_我都上大学了,爹妈还要进家长群,怎么办?.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