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果仁妈看到一个特别让人无语的新闻:“博士爸爸逼还在上小学的儿女学高数,妈妈向法院求援”。这个爸爸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辱骂,甚至殴打孩子。新闻中用“虎爸”来形容他。但要我说,这已经不能说是“虎爸”行为了,这就是家暴!关于暴力对孩子的影响,果仁妈之前讨论过很多次,这里先不多说。
今天果仁妈想聊聊在这个新闻中,另外一个让我特别在意的问题:逼7岁和5岁的娃学中学甚至大学的课程,还要学到深夜,这种抢跑有用吗?虽然这新闻里的情况,是非常极端的。但不得不承认,“超前鸡娃”“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早点学避免落后”,现在也是个特别普遍的现象。这也让家长们变得特别焦虑。但是那些“赢在起跑线”的孩子,在未来就一定能更出色吗?
有人研究了许多成功的运动员、音乐家、科学家的成功经历后发现:抢先起跑,不仅很难帮孩子取得未来的成功,更有可能起反作用。果仁妈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令人焦虑的“起跑线”。要说最近家长圈最流行的关键词,“内卷”、“焦虑”和“鸡娃”绝对榜上有名。这种状态,畅销书《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里有段话解释得很传神:“这世界就像一个剧场,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这样做。
所以,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不焦虑的父母。”作为一个五岁女孩的妈妈,我见证过身边很多这样的例子。其中有两个方面,让我体会颇深。一是应试教育的低龄化:我认识不少孩子,从小班开始,幼儿园每天都会教幼小衔接的知识,老师还会天天布置家庭作业、定期组织考试,俨然提前进入了小学模式。
还有的孩子,中班时就已经通过自学搞定了拼音和十以内加减法,目前正在学习珠心算(果仁妈强烈不建议学珠心算,它是图像式的记忆运算,对数感的培养正面作用甚少),挑战更高难度的小学知识点。二是教育的功利化:同事和朋友当中,不止一个人为孩子选择兴趣班都是冲着考级去的,因此一旦学了就不能轻易放弃,哪怕孩子不喜欢,为了拿证还是必须得坚持学下去。对于这样的培养方式,很多家长都认为理所当然。
引用一位朋友的话:“大家都在拼命学,当你的孩子不学时,意味着在一开始就已经落后了。”可以说,内卷,卷到了学龄前,卷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也把越来越多的父母裹挟进来。“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被前所未有地认同着。但,事实真是如此吗?1“抢跑”是成材的关键?显然不是。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TED演讲,题目叫做《Why specializing early doesn’t always mean career success》(为什么过早专攻并不意味着事业的成功?)。演讲者大卫·爱泼斯坦(David Epstein)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是一位资深调查记者和畅销书作家。
他通过研究世界上许多成功的运动员、音乐家、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后,得出这样几个颠覆大众认知的结论:一、抢先起跑加刻意练习,并不是帮助孩子成材的关键因素,很多情况下甚至会有反作用。“一万小时定律”深得人心,人们普遍认为,抢跑加刻意练习能够帮助孩子取得成功。但爱泼斯坦的研究却发现,很多过早开始发力的孩子,会存在高开低走、后劲不足的情况。
针对这种现象,美国教育经济学家格雷格·邓肯(Greg Duncan)在2017年提出了一个专门的概念,叫做“凋零效应”(fadeout effect)。具体来说,利用抢跑优势给孩子提前灌输的知识或技能,尽管在短期内的确可以让孩子获得领先,但通常保持不了太久,因为别的孩子迟早也会掌握,终将迎头赶上。二、真正在各自领域拔尖的人才,早期往往会经历大段的“尝试期”,因此属于大器晚成,却更有后劲。
演讲中,爱泼斯坦提到一个规律:纵观那些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功的人才,他们大多数并没有一开始就确立目标、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而是会在早期涉猎更多的兴趣爱好,进行过更多的尝试。他把这段经历称为“尝试期”(Sampling Period)。爱泼斯坦认为,正是通过这段“尝试期”,这些人获取了广泛而通用的技能,充分了解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因此,哪怕最后确定专攻领域的时间比别人晚,匹配度却更高,因此发展潜力会更大,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三、当今社会,相比专才,拥有跨学科背景的通才更加难以取代。演讲中爱泼斯坦提到,某些领域比如高尔夫、国际象棋等,属于“友好学习环境”,有着“清晰的步骤和目标,以及明确且一成不变的规则,当人们行动时,总能收到及时准确的反馈,工作内容反复出现,大同小异”。
这样的领域,通过趁早启蒙与刻意练习,的确能够收获明显效果。然而,目前大部分专业领域属于“恶劣的学习环境”,“没有清晰的步骤和目标,规则也可能改变。所采取的行动不确定能否得到反馈,反馈可能延误,也许不准确,工作内容时刻改变、大不相同。”这种情况下,要想获得成功,需要多种综合能力和交叉学科的背景知识。
因此,让孩子过早地专攻某一领域,未必能顺应未来的发展;而恰恰是那些接受了更广泛通识教育的孩子,更容易脱颖而出。提炼整个演讲的观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要想让孩子赢在终点,不妨在起跑线上时开始得“慢”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爱泼斯坦在演讲中提到的观点,同样写在了他的作品《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范围:为什么通才能在专业化的世界中取胜)一书中。2020年底,比尔盖茨曾在年度书单里大力推荐过这本书。
《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2“慢”养理念下,我们能做什么?既然“延迟专业化”和拥有“尝试期”是孩子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妈妈,我能够为女儿做些什么呢?一、大人从自己做起,摈弃教育的功利心。首先想强调,我并不抵制任何一种早教。有很多超前又特殊的教育方式,对部分孩子的确有效果,因此它们便有存在的意义。
但部分适用并不代表必须全民效仿。在我看来,家长需要杜绝的,是这种把教育低龄化和功利化作为普世价值来弘扬的想法。三岁就识字五千、五岁就通过了各种英语等级考试、学龄前就掌握了小学教材、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这样的孩子,在同龄人里固然是优秀的,但提前专一化教育存在“凋零效应”,倘若我们仅以此作为培养目标,却忽略了教育方面更为重要的东西,实在是因小失大。当我们出于好意想要领先一步时,常常会适得其反。
北京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徐凯文老师曾提出过一个名词——“空心病”。很多大众眼里特别出色的孩子,内心却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他们往往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和空虚感,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不知道为什么要活下去。追溯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父母普遍管教严格、推崇“成绩至上”,只注重子女的学习与前途,却忽略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与人格塑造。
耶鲁大学前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一书里同样提到:“我看到过我身边不少朋友,为了成绩和简历,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友情、爱情、个人探索、课余活动等等。而这些牺牲恰恰又是构建一个人内心和灵魂的基石。”所以,我们需要明确,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一个“好学生”。“比孩子学得早、比考试分数高、比证书拿得多”之类的理念,也不值得奉为圭臬。二、要允许孩子试错,着眼于开放技能的培养。
说实话,这个视频大大缓解了我的焦虑感——现在拼命鸡的娃,将来未必会永远开挂,所以还无谓担忧什么呢?当然,这并不代表就放弃对孩子的培养,而是意味着我们培养的重点,应该从知识点的灌输转移到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开放性的技能上。1.先说兴趣爱好:目前,很多家长都会给娃报兴趣班,但往往选定之后便会一路深耕,不允许孩子轻易放弃。
但事实上,与坚持一两门兴趣爱好的“深度”相比,让孩子接触多种爱好的这份“广度”,或许对成长更为重要。通过不同领域的“试水”,孩子将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与适合的是什么。根据爱泼斯坦的理念,这种试错恰恰是厚积薄发的必经过程。杰出的音乐家一开始并没有像一般音乐家一样花大量时间练习一种乐器,直到他们尝试到第三种乐器。这也是一种试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2.再说开放性的技能:相比“封闭”式技能(比如识字、记住数学公式、会背单词等),开放性的技能可以帮助孩子在学习方面举一反三、提高效率、解决问题,因此是一种知道如何学习的底层能力。这些技能包括了:阅读理解能力、数学逻辑思维、时间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旺盛的求知欲等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孩子方法而不是结果,才能让他们拥有长久的竞争力。三、主动了解更多先进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认知储备。
随着育儿经验的积累,我越发深刻的感觉到,家长的很多焦虑与内卷都是源于自身认知储备的不足。信息的不对称,让我们只能局限在人云亦云的圈子里内卷。看过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一个家长,想要逃离教育的恐惧,就需要不停的提升自己信息掌握的层级。”教育绝不止一种模式,我们不妨多了解、多学习,借鉴其他先进的教育理念。比如强调创新的以色列教育,以鼓励孩子多提问、多质疑、多思考而著称。这方面的例子随处可见。
比如纪录片《犹太教育探秘》中,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oger.Kornberg在接受采访时就提到,他的父亲Arther.Kornberg是195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从小到大,父亲特别鼓励他的保持求知欲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父亲会要求他不盲目迷信书本上的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和寻找答案来获取知识。这一点,和爱泼斯坦的演讲精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探索式的学习看似比直接获得现成答案要慢很多,但这样的“慢”,其实恰恰是最“快”的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的信息掌握得多了,自然就会具备思辨能力,从而做到在养育方面更加笃定。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段话: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拼的并非爆发力,而是耐力与持久力。所以,无须因为害怕落后或急于求成而贸然抢跑。欲速则不达,起跑线上的抢跑,只能让孩子领先一时,绝不代表会领先一世。毕竟,路还长着呢。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