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学要闻

作者: 王昱、十米、谢汝雨、王怡博、张楚、郑昱虹

来源: 环球科学

发布日期: 2022-01-04

中国“人造太阳”创纪录运行1056秒,美国将国际空间站运行时间延长至2030年。核聚变能源和国际空间站的研究进展,以及新冠病毒疫情和疫苗接种的最新数据。

中国“人造太阳”创纪录运行1056秒;美国将国际空间站运行时间延长至2030年

核聚变能源具有资源丰富、无碳排放和清洁安全等突出优点,是人类未来最主要的清洁能源之一。目前比较有希望的两种实现核聚变的方法分别是磁约束核聚变和惯性约束核聚变,我国的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属于前者。

12月30日,EAST装置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EAST装置运行15年来,先后实现了1兆安、1.6亿度、1056秒的等离子体运行。EAST装置取得的系列创新成果,为自主建造聚变工程实验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近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拜登政府承诺将国际空间站的运行时间延长6年至2030年。在此期间,国际空间站将继续与欧洲、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的研究机构保持合作,推进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国际空间站由美国与上述4个国家和地区合作运营,已在轨运行超过20年,对科学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和进一步的空间探索等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在实验室合成出了甲二醇。研究人员首先将甲醇和氧气的温度降到冰点以下,从而使二者在冰的状态下发生反应。然后再将其反应后的固体升华为气体,并用质谱判断产物的分子组成,结果发现他们成功合成出了甲二醇。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地震数据和高分辨率地球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太平洋西南部海域珊瑚海下的超低速区。在分析了从地核反射回的地震波后,研究者发现相比于地幔,超低速区的密度增加了约30%,横波波速则降低了约50%。

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一类来自鲨鱼免疫系统的小型抗体样蛋白VNAR,可以防止新冠病毒及其变体和其他冠状病毒感染人体细胞,有望帮助人类应对未来可能的冠状病毒暴发。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在昨日发表在《自然·遗传学》的一项研究中,由华南农业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组分析对荔枝的起源和驯化历史进行了研究。科学家采用广受欢迎的杂交品种“妃子笑”制作了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并对72种野生或栽培品种进行了重新测序。研究表明,野生荔枝起源于云南,向东南方向传播到海南岛,然后在这两个地方分别被驯化。

截至北京时间1月4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292394085例,死亡病例5448758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的消息,1月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75例。

UUID: 9f583c45-7a9a-4e29-8705-3dc9ba0bebf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环球科学公众号-pdf2txt/2022/2022-01-04_中国“人造太阳”创纪录运行1056秒;美国将国际空间站运行时间延长至2030年环球科学要闻.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