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研究消费心理学的研究生,有段时间,我每天都要站在路边,随机挑选一些路人,假装称安全套公司的推销员,询问他们:“你认为安全套在你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吗?”这当然不是我真实的研究目的。我真正需要的,是想看看他们在尴尬的情形下,愿意透露多少自己的生活隐私。无论对方回答“是”还是“不是”,我都会沿着他们的回答,刻意提高音调补上一句:“哦——真的吗??原来是(或不是)必不可少的呀!
”心理学嘛,你知道的,不读心不算命。和很多科学研究一样,我们通过实验去验证假设,不过,不同的是:我们有时候不能告诉被试真正的实验目的,而是需要把实验伪装成别的活动。比如,有个心理学家想探究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表面上让大家来参加一个面试,实际上,人们在等待面试期间看手机的次数才是重点。这就在职业上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某种程度上,你还得是一个好编剧,或者好演员。这其实有点危险。
因为我们并不总是研究如何让人开心,也会研究如何让人不爽——演不好,实验可能失败,而演得太好,又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人身安全。比如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某位心理学家,就曾经在一项实验中,派一位演员在教室里反复开关抽屉,挡住被试的去路,最后还要撞一下他们的肩膀说“混蛋”,以便观察被试“被侮辱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书里的原话是:在惊恐的被试有机会做出反应之前,这名研究员从身后锁着的标有“照相实验室”的门走了出去(因为一些被试试图跟着他,所以幸亏他走掉了)。读到这里时,我感到一阵后怕。当然,好消息是,我并没有被打,毕竟在我们学校,同学们的性格和治安情况都不错。坏消息是,这一步进行很不顺利,明显感受到了被试们的不配合,实验差点进行不下去,有人扯着自己的头发(好险不是我的)说“你们这都是些什么问题啊”。
问题是,我折磨被试的那些手段,到底是跟谁学的呢?当然是汲取了心理学家前辈的智慧啦。毕竟,“让人不爽”也是一项技术活。有的人拥有天赋,如果你不巧没有这项天赋,那么——秘籍来了!学好以下三个技巧,“3句话,别人打我18下”不再是梦。
技巧一:绝对化归类法,也就是“贴标签”——“姐妹快看,他好帅啊啊啊啊啊!”——“原来你也追星啊。
”有时候,你只是单纯想给别人分享看帅哥的快乐,她却反手直接给你贴一张“追星族”的标签,让人瞬间丧失分享的乐趣,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为什么这样的话会让我们不高兴,是因为我们被误解了吗?是,也不完全是。一方面,“贴标签”是仅凭一两句话就将我们划分到一个群体当中去,分得不对,令我们委屈;另一方面,“贴标签”这一行为也意味着对方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更深入地了解我们,令我们失望。
纽约大学心理学研究者发现,当一个群体中有70%的个体拥有某种特征,人们就会绝对化归类,认为这整个群体都具有这个特征;尤其当这个特征属于危险属性的时候,甚至只需要50%的个体具备这个属性,整个群体就会被贴上这个标签。比方说,如果交往过两任男友,其中有一个是渣男,就有可能得出“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结论。
也因为如此,现在我们提到的大部分标签,似乎都不是群体的正面特征,像“大男子主义”“处女座”“饭圈”等等。被贴标签带给人很大的负面作用,标签的本质是刻板印象, 研究证明刻板印象的威胁(Stereotype Threat)会给被贴标签的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比如在重要的考试、测验当中更容易分心,表现更差。当被贴上负面标签时,人们会更具攻击性,甚至有可能做出暴力行为。
所以,想要惹恼一个人且不怕被揍的话,只需要给对方贴一个简单的负面标签——比方说,当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时,只要回复一句“你这个杠精”或者“你怎么这么喜欢抬杠呀?”
技巧二、反问法:“这种事情还要问吗?”“你说呢?”“这种事情还要问吗?”“你就不能不墨迹吗?”……看到这些话,是不是吵架的欲望已经压抑不住了?发现没有,同样的话一旦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像是带上了尖刺。
比方说,爸妈明明是想让你倒一下垃圾,却说“你垃圾都不知道倒?”一句话浇灭了你原本想倒垃圾的欲望,甚至会引起逆反心理。反问句为什么让人如此窒息?原因在于,它让听话的人首先站在了过错的一方。反问句默认的前提都是“你为什么不”,好像是责问对方为什么“没有做一件本该做的事”。这会导致说话的人地位一下子变得高高在上,让原本平等的沟通变成了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指责。
2009年,瑞典一位心理学家调查了5396名在校的青少年,发现在遭到嘲笑和羞辱时,那些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于别人的青少年更容易做出攻击性行为,包括语言上的反击和身体上的攻击。很多反问句的初衷其实都是“请求”:请你倒一下垃圾,请你走路快一些……如果能够这样沟通,想生气都难。反问句之所以令人厌恶,就在于它质疑和挑衅的态度。
谈话的态度在你一言我一语当中是会逐渐同化的,人们倾向于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去对待别人,以反问句质疑和指责别人,也会得到一句语气同样尖锐的反问句:——“你为什么总要用反问句跟我说话?”——“你又为什么总要用反问句跟我说话?”
技巧三:去尾法,就是“说话说一半”好了,我们技巧就先介绍到这里,剩下的内容就不说了吧……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是否十分不爽丨《樱桃小丸子》看了一半文章却发现有头没尾的你是不是气得立马想取关(开玩笑的!)?那些让我们气不打一处来的对话,往往就是对方自己起了头,又“算了不说了”自己掐掉,空留非常想知道后续的我们原地凌乱。“说话说一半”为什么让人如此难受?因为寻找一个明确的结果是人们内心本真的渴望。
我们追求事物确定的答案,不愿意存在任何不确定和疑问,心理学将这种需求称之为认知闭合需要(need for closure)。认知闭合需要具有紧迫性,人们就是希望尽快得到答案——如果这个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焦虑、痛苦等诸多负面情绪,甚至难以正常生活。2018年,巴黎高等商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实验,让被试从10个视频当中挑选1个视频观看,然后告诉他们“你看的视频是10个视频中评分最低的”。
一部分被试在看完视频后电脑屏幕上显示“选择已完成”,另一半则没有。实验结果发现,没有显示“选择已完成”一组的被试对此次视频观看体验的满意度极低,因为他们还沉浸在自己做出的糟糕选择当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志性结束让他们抽身出来,停止对“我为什么选了这个视频,别的好视频是啥样的”的无限纠结中。换句话说,当一件事草草收尾却没有标志性结束的时候,人们的体验感是很差的。
认知闭合就是人们对“句号”的需要,而你话只说了一半就留下了问号和省略号,叫人如何不抓狂?好了,以上就是我们这次传授的迅速惹毛别人的小技巧。总结下来,想要让对方在几秒钟内愤怒抓狂,只需要给对方的某个行为贴上一个负面标签,用反问的语气质疑,然后潇洒神秘地扬长而去……啊,咱们这边的意思是:以上,我们就了解到了一些日常生活中易燃易爆炸的聊天雷区和背后缘由。
祝大家都学会反其道而用之,新的一年避免踩雷,构建和谐社会,从一场顺畅愉悦的聊天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