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两个著名的钱氏问题:一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的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另一个是钱理群之论:中国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钱颖一教授在最新出版的《大学的改革》(五卷本)中,根据自己在清华担任教师、院长17年期间的改革实践、深入观察以及与学生的倾心交流,将上述两个钱氏问题进一步具体化为当前中国大学学生培养中的七个普遍现象和七个重要权衡,并追溯到市场和政府的评价体系以及“育才”压倒“育人”的状况。钱颖一由此提出钱氏问题的“第三维缺位论”——教育在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维缺位了,即教育内在的评价和愿景这个维度的缺位。
《大学的改革》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由吴素萍总负责,2016年出版了第一、二卷,2020年出版了第三卷,2021年出版了第四、五卷。我在1977年12月参加高考,1978年3月入学清华,是清华本科1977级,至今44年。今年正值清华大学110年校庆,在此时《大学的改革》出齐五卷,表达我对母校清华的致意。这个致意有特别内涵。
虽然清华是我学术生涯的起点,我也是首批清华文科资深教授中唯一的清华毕业生,不过我在此前的学术成果大多与清华没有直接关联。但这套书不同:书中内容都是我作为清华人讲的,都是在清华讲的,也都是为清华讲的,即所谓of Tsinghua, at Tsinghua, for Tsinghua。
这套书有两个独特之处:一是运用经济学的视角、方法以及中国经济改革、企业改革的经验于中国大学教育改革。吴敬琏先生一直鼓励、启发我在这方面的努力。二是作为大学基层单位教育实践者和改革者去思考和行动。清华大学历任领导、朱镕基老院长对我的工作极为支持。希望这两个特点能给研究大学改革带来新意。
大学学生培养问题贯穿在五卷中,我想从最新出版的第四、五卷说起。这两卷分别是我参加“与院长共品下午茶”时与本科生、研究生的对谈交流。在2006-2018年担任经管学院院长12年间,我一共参加了106场“下午茶”活动,其中本科生40场、研究生66场,这两卷共收入86篇。
现象一是忙、茫、盲(忙碌的忙、茫然的茫、盲目的盲)。清华学生生活的首要特征是忙碌,课程多、作业多、活动多,普遍反映比高中忙。忙碌之后是茫然,不知所措,不像在高中,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茫然之后是盲目,盲目地听辅导员的话,盲目地跟随学哥学姐的脚步走。
现象二是学分绩导向。学分绩一直是学生关注的问题,从未中断,而且越来越严重。学分绩(GPA)导向有其自身逻辑:各种评奖、推荐读研究生、找实习、找工作,都很难逃避学分绩,因为它可度量,可比较。
现象三是变相缩短学制。这表现在学生在大学前两年或硕士第一年选课非常多。这样本科用2.5-3年时间完成4年的学分要求,硕士在1年内完成2年的学分要求,留出时间或去实习或去工作,或去读第二学位或辅修。
现象四是焦虑、纠结、内卷。内卷这个词近几年流行,并没有出现在这套书中。但在我参加的“下午茶”中学生反映的焦虑状态与日俱增。焦虑导致纠结,什么都不想失去,发展趋势直指内卷。
现象五是大学如同高中。过去是说大一就是高四,现在是说大学如同高中,就是大二以后也像高中。这反映了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学生不能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
现象六是做研究的困惑。好学生往往是学的多一些,早一些,深一些,他们会做题,会考试,但是不会做研究。海内外教师对我们学生较为普遍的评价是出色的“研究助理”,但做独立研究却没有“入门”(clueless)。
现象七是均值高、方差小。这是我对中国学生特点的一个概括性描述。我们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扎实,整体水平较高,即所谓“均值高”。但是学生同质发展,冒尖学生少,如顾明远先生所说,有高原无高峰,即所谓“方差小”。
七个重要权衡是经济学术语,意思是在一对关系中虽然两者都需要,但是存在得失互换:过度强调或重视一边,另一边则会被轻视甚至忽视。在下面的每对关系中,现状是后者都被重视,而前者都被轻视。
权衡一是思维与知识。在大学当然要学知识,但在大学更重要的是培养思维能力。在我看来,教育学生会思考是大学与高中的根本区别。
权衡二是通识与专业。通识教育被高度重视,但是很难落实。这其中既有学生的现实考虑,也有教师的认知偏差。
权衡三是个性与从众。从众是追随和追求他人和社会的认同,这是需要的。但是完全从众就会导致学生同质化发展。
权衡四是无用与有用。“知识就是力量”是因为知识有用。现在知识的有用性越来越多地被视作短期有用,对考试、对推研或出国、对实习或找第一份工作有用。
权衡五是好奇心与功利心。功利心是基于结果的动机,对结果的度量是“成绩”“成功”“成就”。功利心人皆有之,不可或缺。
权衡六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教育中的工具理性就是高效率地把学生培养为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而教育中的价值理性是追问人生价值,追求以人为目的的价值。
权衡七是人与才。这是大学教育中的根本性问题。大学教育的使命是人才培养,而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才”而轻视“人”。
以上是我从《大学的改革》五卷中抽选出来的七个普遍现象以及对此回应的七个重要权衡。我没有教育学理论,这些都是来自经验之谈。不过我相信这七个现象和七个权衡具有当代大学学生培养中的共性,超越经管学院,也超越清华大学。
那么这七个普遍现象和七个重要权衡中的偏颇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的判断是,七个普遍现象有共同根源,可以追溯到市场和政府的评价体系及基于此的竞争,是市场和政府之外的教育评价的薄弱。而七个重要权衡中的偏颇也有共同本源,可以归结为“育才”压倒“育人”,是市场和政府之外的教育愿景的缺失。
虽然教育不能脱离市场和政府,但是教育不是经济。教育不同于经济之处就在于市场和政府这两个维度之外的第三维,就是教育内在的(intrinsic)评价和愿景这个维度。经济学对研究教育问题有帮助,但是教育逻辑与经济逻辑不完全相同。在我看来,这个教育的第三维就是教育逻辑不同于经济逻辑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