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两路的眼镜旅行

作者: 刘小方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21-12-31

本文探讨了眼镜从古代到现代在中国的传播历史,包括通过丝绸之路和海路的传播途径,以及眼镜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和接受过程。

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对光学和透镜有所了解,如春秋时期墨子就研究过小孔成像,春秋时期的《淮南子·泰族训》中也有“欲知远近而不能,教之以金目则射快”的记载。对此,东汉高诱注解说:“金目,深目,所以望远近射准也。”清代朱骏声在《通训》中认为:“‘金目’,今时眼镜之类。”1980年,考古工作人员在江苏邗江东汉广陵王刘荆陵墓中发掘出土一枚金圈嵌水晶放大镜,在墓中尘封2000多年,该放大镜仍能将物体放大5倍。

到了明代,叆叇从中东、中亚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中国人才开始佩戴眼镜。到清代时,眼镜已经为大多数人所熟悉。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就曾提到眼镜,在第六十九回,为了看清楚尤二姐,“贾母又戴上眼镜,命鸳鸯琥珀‘把那孩子拉过来,我瞧瞧肉皮儿’”。关于眼镜从何而来,明清文献中有海、陆两种不同的记录。据《大明会典》记载,明初数个西方国家向大明的朝贡物品中有眼镜。

《清稗类钞》“眼镜”条说:“眼镜,以玻璃片或水晶为之,所以助目力者。相传出西域,明时盛行我国,亦名叆叇。”

海路也是眼镜旅行至中国的重要途径。明代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十三“叆叇”篇中记载:“提学副使潮阳林公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或闻公得自南海贾胡,必是无疑矣。”这是明代文献中首次提到人们将眼镜系上绫绢绑在脑后,也是首次记录眼镜经由海路旅行至中国。

此外,明代程百二、汪有道等人撰写的《方舆胜略》“外夷卷五”中也记载:“满刺加:永乐九年,嗣王拜里迷苏刺率其妃子及陪臣五百四十人来朝……其土产则有……叆叇(观书可助目明)。”对于这段历史,稍晚的张燮在《东西洋考》的“西洋列国考”中考证说:“麻六甲,即满刺加也。物产:叆叇,俗名眼镜。

”明末清初的学者钱谦益还曾向人赠送老花镜,并专门为此赋诗《眼镜篇送张七异度北上公车》,他在诗中写道:“西洋眼镜规璧圆,玻璃为质象絣缘……贾胡赠比黄金千,伴我纶阁今归田。”眼镜的海路旅行与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关系密切。明正德年间,葡萄牙人抵达东南沿海;嘉靖年间,西班牙人登陆广州。从那时起,许多西洋物资(包括眼镜)逐步流进中国。

隆庆元年(1567年),面对西洋商船的批量靠岸,福建巡抚涂泽民奏请朝廷在漳州府海澄县月港开海通商,并实施“船引”(关税)制度。通商之后,眼镜等西洋器物开始合法批量进入南中国。《留青日札》中提及的挂耳式眼镜戴法,应该就是由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传教士传入中国的。

从字形上看,“叆叇”两字都从“云”,意思是云层很厚很美的意思。如《溪山春雨图》中说“云林叆叇春日底,小桥流水行人稀”,《意林·晏子》中说“星之昭昭,不如日月之叆叇”。将西方眼镜翻译为“叆叇”,除了音译的原因外,还因“叆叇乃轻云貌,如轻云之笼日月,不掩其明也”。

明朝中叶开始,人们逐渐称“眼镜”而不是“叆叇”,这一称谓的变化与中国人对镜的理解有关。中国自古以铜为镜,所以“镜”为金字旁。铜镜可以正衣冠,但不透明,不具有放大和折射的功能。许晖林先生在《镜与前知:试论中国叙事文类中现代视觉经验的起源》一文中认为,玻璃制的镜子在明朝从西方传入中国之后,玻璃与“镜”的概念开始被连接在一起,在这样的连接之下,古人对“镜子”的想象也被赋予在玻璃之上。

UUID: f12b9e89-82f6-4e0c-9d78-5164cdbd092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12-31_海陆两路的眼镜旅行.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