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身体器官中,眼睛十分重要,它是人们认知世界、学习知识、探索宇宙的关键。伴随着纸张和印刷术的普及,识字、读书的人数不断增加。在古代,由于没有电气化照明的辅助,人们在晚上或伴月、或秉烛夜读,家贫好学者则只能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用眼环境的恶劣、各类视力障碍的存在所导致的视力下降让人饱受困扰。无数的古代读书人都渴望能有“蔽目目转明,能察毫末妙。暗窗细读书,犹如在年少”的助目神器。
1850年,英国考古学家奥斯丁·雷亚德在今伊朗境内一处距今3300年的人类遗址中,发掘出一枚有明显人工磨痕且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水晶石——尼姆鲁德透镜,这说明人类很早就发现了晶体具有放大和折射的功能。然而,从磨制出有放大功能的透镜,到制作出轻巧便捷的眼镜,人类经历了2000多年的时间。直到14世纪中期,单片眼镜才出现在意大利的威尼斯或比萨。
1352年,红衣主教普罗旺斯在意大利特雷维索市纳教堂中所绘的“抄写室里戴眼镜的读书人”壁画里的眼镜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眼镜。后来随着磨镜技术的改良和镜框的优化,眼镜开始量产,并由威尼斯人传到了日耳曼,后经北欧传播到整个欧洲。
眼镜在欧洲诞生后,很快就向东旅行到了波斯。
关于眼镜的波斯旅行,2018年伊朗乌尔米亚医科大学哈桑·萨贝里博士在《波斯的早期眼镜传播历史》一文中指出,眼镜这个词到15世纪才出现在波斯人的词典中。从记载看,诗人贾米是第一个提及眼镜的波斯人。在他的一首诗中,贾米用“外国玻璃”来代指“眼镜”。此后不久,来自威尼斯的商团向白羊王朝第九任统治者乌尊·哈桑赠送的礼单中也出现了眼镜。除了文字记录,这一时期的波斯绘画中也出现了眼镜。
1565年,在一幅由米尔·塞德·阿里完成的画作中,就有一位戴眼镜的蓝衣老者正跪在地上看一页长长的文字卷轴;另一幅出现眼镜的画作是穆恩·穆萨瓦尔在1673年绘制的,画面中有一位戴着眼镜的红衣画家正在作画。通过文献研究,哈桑·萨贝里博士认为,眼镜从欧洲传入波斯的时间是15世纪上半期。到了萨非王朝时期(1501—1736年),眼镜和其他光学仪器在波斯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
阿巴斯一世时(1571—1629年),法国传教士拉斐尔·杜曼斯还给伊斯法罕城带来了有两个目镜的望远镜。
在旅行波斯的同时,眼镜继续向东,大约在16世纪初旅行至印度。在索姆纳的梵语诗歌中,印度教的婆罗门诗人维亚萨拉亚曾在74岁时戴着眼镜读书。
印度历史学家库马尔·阿加瓦尔在《眼镜在印度的起源》一文中考证认为,这副眼镜是葡萄牙人带到印度的:“1498年葡萄牙商人抵达印度,并于1510年在果阿建立殖民据点。这个时间前后,葡萄牙人将眼镜赠送给了当地维贾尼纳格尔帝国的统治者——国王克里希纳·德瓦·拉亚,其后不久,国王又将眼镜赐予了诗人维亚萨拉亚等人。”
关于眼镜经丝绸之路旅行至中国的时间,美国著名汉学家贝特霍尔德·劳费尔于1907年撰文指出,眼镜大约是在1460年左右由西域(中亚)传入中国的。他的根据是《通雅》及《正字通》等书中记载:“叆叇,眼镜也。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精神不散,笔画倍明。出西域满利国,此出元人小说。
1924年,日本考古学家那波利贞发表文章补充指出,关于叆叇的最早记载出自明代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张一栋的《居家必备》。“叆叇”,很可能是阿拉伯语uwaināt(眼镜)的译音。因为,这个词在明代张宁的《方洲杂言》中作“僾逮”,在陈懋仁的《庶物异名疏》中作“叆叇”,在陈仁锡的《潜确居类书》中又作“矮纳”。
从时间上看,《居家必备》所记载的“叆叇”应该是对《方洲杂言》《庶物异名疏》等书的补录和总结。这也说明,叆叇的确是从西方沿丝绸之路旅行到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