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食家蔡澜写过一篇散文名为《“死前必吃”清单》,榴莲赫然在列。据统计,2020年在我国进口量最大的新鲜水果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榴莲。
“榴莲”与“流连”同音,如此美丽的名字,自然有美丽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国王,他为博取貌若天仙的王后的真心,前往深山求助仙人帮助,仙人将12桶鲜牛奶和梦幻花的花蜜倒入黑恐龙蛋中,埋入院中后长出参天大树并结出香甜的果实,王后吃后,对老国王绽开笑容。
国王大喜,大摆筵席庆祝,但却忘记对仙人的承诺,仙人很是生气,愤怒的一挥魔杖,刹那间,圆润光滑的果实外表生出了一个个尖刺,果肉中散发出令人掩鼻的臭气。
眼看着好端端的果子变成了这样,有人不甘,试着把臭臭的果肉放进嘴里。果肉虽然闻着臭,可吃到嘴里却依旧柔软细腻,甜香味美。
“榴莲并非中国原产,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吃榴莲的人是谁呢?”曾有一档电视节目给出的答案是明代航海家、七下西洋的郑和。
传说,郑和带领的船队因淡水殆尽在南洋群岛靠岸,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果子,虽然气味不雅,但吃起来却十分美味,甚至能让人吃上瘾。郑和与众人一起品尝,并带了一些上船。待归国途中再过此地时,船员们又想起了那气味独特的奇异水果,虽归心似箭,仍忍不住下船找寻。有人问:“这种果子叫什么名字?”郑和见大家吃得上瘾,流连忘返,便随口答道:“榴莲。”
这个故事有些传奇,但郑和船队与榴莲的交集却是有据可查的。
郑和的副官马欢将郑和下西洋时游历的20国的航路、海潮、风土、语言、气候、政治、物产、工艺、交易、货币和野生动植物等状况记录成书,名为《瀛涯胜览》。在书中记述了榴莲:“有一等臭果,番名‘赌尔焉’。如中国水鸡头样,长八九寸,皮生尖刺。熟则五六瓣裂开,若臭牛肉之臭。内有粟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块,甚甜美好吃。中有子可炒吃,其味如栗。”“赌尔焉”与榴莲的英文durian发音接近。
在马来语中,“赌尔焉”的意思是“带刺的果子”。郑和七下西洋是在1405—1433年完成的,几十年后,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也开到了马六甲海峡,也在这里见识了榴莲。与中国人对榴莲“若臭牛肉之臭”却又“甚甜美好吃”的认识不同,西方人对榴莲毫无好感,甚至将其视为当地人愚昧落后的标志。这种鄙夷的态度在随后的法国、英国、荷兰等殖民者身上轮番登场,即便跨越了3个世纪,依然如故。
直到1854年,英国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华莱士才第一次写下了有关榴莲的文字,但他的描述多为这种尖刺果实砸伤人有多么危险,当地土著人用榴莲下饭调味是多么不堪。直到经过8年的游历,这位博物学家才在《马来群岛自然科学考察记》一书中发出感慨:“榴莲是值得你特地到东方经历一下的人生大事。”
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居民来说,榴莲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据说,古代缅甸的一位国王因为爱吃榴莲,竟允许盛产榴莲的地区不必纳税,只需供奉榴莲。泰国民间有句话:“榴莲出,纱笼脱。”当榴莲成熟上市时,人们为了吃到榴莲不惜典当东西,姑娘们甚至愿意脱下身上的裙子(纱笼)拿去变卖。“砍不断的江水,藏不住的榴莲”这句流行于马来半岛的俗语更是生动地描绘出了榴莲的别样香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