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南海溪蟹:闹市旁的新种螃蟹

作者: 张小蜂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21-12-20

澳门南海溪蟹是一种新发现的淡水蟹,生活在人口密集的澳门。这种蟹类具有高度的陆化适应能力,能够在湿润的陆地环境中生存,并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澳门的山地地形为淡水蟹提供了丰富的栖息环境,但栖息地的保护对其生存至关重要。

人口密度最高的澳门,生活着中国特有种。翻遍物种日历,讲了那么多次的螃蟹,占据全世界已知的7500余种蟹类中近20%的淡水蟹却从未登上舞台。这不,它来了!中国澳门的陆域面积只有大约30.8平方公里,却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2万人!在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很难将生物多样性与其相提并论。然而,却是在澳门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发现。

路环是位于澳门南部的一座“小岛”,加引号是因为这个岛已经名不副实。由于不断进行的填海工程,路环北面已经与氹仔连成一体。澳门太小了,以至于不足以形成河流,但路环上众多的山地地形让这里溪流交错,给淡水蟹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并非所有能够在淡水中生活的蟹类都可以称之为淡水蟹。譬如,虽然很多地方称大闸蟹为河蟹,并且其生命大多数时间确实生活于淡水中,但成年的大闸蟹必须降海至河口才能繁殖后一代。

真正的淡水蟹的整个生命周期全部在淡水中完成,雌蟹产大卵,卵不经浮游幼体期,直接发育成稚蟹,并且多数雌蟹会将刚刚孵化的稚蟹继续包裹于腹部保护一段时间后,再将它们释放。在全世界近1500种淡水蟹中,所有的种类都分布在热带至亚热带区域,尤其是在亚洲,是淡水蟹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没有之一。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水系给淡水蟹类提供了丰富的栖息环境。

目前,除了东三省及西北地区外,大多数省市均有淡水蟹分布的记录。这其中有一些广布种类,如平原龙溪蟹,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种类因为自然地理的阻隔,让它们在千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分化成诸多不同的属种。2018年,在保存于澳门市政局的淡水蟹标本中,研究人员发现,除了横琴粤溪蟹、广东南海溪蟹和镰刀束腰蟹这3种已知淡水蟹外,还有一种不同于已知任何淡水蟹的新溪蟹。

研究人员以其模式产地澳门为这一新种命名,这就是今天物种日历的主角——澳门南海溪蟹。澳门南海溪蟹有着深棕色的甲壳及淡橙色的螯足,并且体色会产生很多变化。与其他南海溪蟹属的种类一样,它们多栖息于低山丘陵的溪流边泥洞中。从侧面观察澳门南海溪蟹,会发现它的头胸甲相较我们平时餐桌上常见的那些梭子蟹、大闸蟹等更高。

实际上,大多数适应陆地生活的蟹类的头胸甲都有这样的形态特点,目的是让鳃腔更大,鳃片相比其他完全依赖水体环境的蟹类要坚硬,这样可以避免在离水之后,由于没有水的支撑导致鳃片塌陷,进而导致表面积减少,影响呼吸效率。这样高度的陆化适应,让澳门南海溪蟹不必长期将身体浸泡于水体中,只需要周围环境足够湿润就能够在陆上生活。

8条修长的步足能够让它们轻松应对陆地环境,并以陆地上的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甚至小号的哺乳动物都可以成为它们的狩猎目标。海洋中充满了丰富的浮游生物,让海洋蟹类幼体在浮游阶段能够获取足够多的食物,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也注定成为其他捕食者的口粮。海洋蟹类通常以产下大量幼体的“蟹海战术”保证自己的族群能够延续,而最重要的是,幼体浮游期是它们族群扩散重要的途径。

淡水环境,尤其是山涧溪流缺少足够的浮游期生活保障,最重要的是即便是有足够的食物保证幼体摄食,但几乎没有游泳能力的幼体顺水而下之后,难以再回到原本的栖息地。因此,淡水蟹选择了让卵直接发育成稚蟹的繁殖方式,它们每次的产卵数量,与产下成千上万甚至百万卵的海洋蟹类根本无法相比,再加上极其依赖栖息地,其种群扩散能力极为有限,因此造就了大多数溪蟹只在某一地区的某一山脉溪流中才存在的现状。

澳门南海溪蟹目前在路环大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12条溪流中都有发现,种群数量相当丰富,但由于分布区域过于狭小,因此栖息地的保护对于澳门南海溪蟹的生存至关重要。虽然研究人员尚未发现有人为捕捉这种溪蟹,用于食用或者在水族市场交易的现象,但澳门南海溪蟹的亲戚们却在水族市场“大放异彩”:外观炫酷、体色多变的溪蟹,尤其是南海溪蟹属,是水族爱好者最为追捧的蟹类之一。

虽然淡水蟹的繁殖较海洋蟹类要简单许多,但市场上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均来自于野外捕捉。虽然栖息地保护更为重要,但过量捕捉同样会对溪蟹的生存产生压力,这不单单是溪蟹自己要面临的问题之一,也是众多淡水蟹饲育爱好者必须正视的现状。

UUID: 5fedd4d3-46af-4f08-94c8-c970940ef8b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12-20_人口密度最高的澳门,生活着中国特有种.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