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真的是孩子大了就好,没骗你!前几天家长群里,一位妈妈求助:教2岁的孩子数数,只能数到2,怎么都数不到4,教了好多遍也没用,自己脾气一急,就吼了孩子,现在心里很懊悔。有人安慰,孩子还小,不用着急,长大了就好。真的是这样吗?“长大就好”并不是一句空话,有经验的父母都经历过这样的感受,孩子小时候让人焦虑的问题,大部分都会随着时间消失。回头再看当初着急的自己,只有三个字:没必要。
但家长们真的能撒手不管,任孩子“自由发展”吗?当然不是。“熊孩子”长大了依然是“熊孩子”,就是因为在成长发展中缺少及时的指导。那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什么时候没必要着急,什么时候需要及时插手?作为家长,哪些方法能让养育更轻松呢?有人用一句话精辟概括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孩子的“硬件”的确是“长大了自然就好了”,但“软件”需要不断迭代,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自我完善”。
今天果仁妈的文章,就来细致聊聊。
别焦虑,别着急,孩子的“硬件”遵循发展规律。蒙特梭利曾说,教育并非老师做了什么,而是人类自身自然发展的结果。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家长总想更多地帮助孩子。比如孩子学走路,有的父母会搀扶着教孩子走,还有孩子学习拿筷子,父母就手把手地教。但是,这样的帮助真的起作用了吗?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实验的对象是一对出生46周的同卵双生子A和B。
实验里,A每天进行爬梯训练,而B则是在第53周才开始训练,到了第56周时,A和B的爬梯成绩却基本差不多。最后格塞尔得出结论:只有孩子做好了成熟准备,训练才可以事半功倍。
我觉得这个实验更说明了,有时候成人所谓的“帮助”,其实只是自认为在帮助孩子。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才能明白孩子需要什么,才能对孩子产生合理期待。
就像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在1987年提出的教育理念——发展适应性教育,主要意思是,教育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适应性和个体适应性。所以我们经常感受到的,“孩子太小了教不会”,就是因为忽视了孩子发展的适应性,对孩子产生错误期待;而“长大自然就会了”,是因为孩子的能力发展刚好达到了期待。
简单来说,就是教育需要尊重孩子的发展水平,在孩子还没准备好时,需要更多的等待。孩子的软件需要家长帮助孩子进行“自我完善”。当孩子开始爬行或走路时,他们就获得了探索世界的机会,这种探索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和自主意识,推动他们走得更远、探索更多。当孩子学会说话时,语言会影响他们参与互动的能力,而与成人和同伴的社会互动,又会反过来影响他们的语言和内在人格发展。
虽然教育要考虑到孩子自身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躺平”。著名的美国幼儿教育学家凯兹(L. G. Katz)认为,孩子的发展与教育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教育除了要考虑儿童的发展外,还要考虑孩子身边的文化、环境等标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会自发通过与生活中的互动,来获取自身能力的反馈,这种反馈会促使孩子去做更高难度的探索。在这样一次次的互动中,孩子就会慢慢获得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发展阶段的跨越。
就像孩子扔东西,似乎是到年龄段就会,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扔的动作其实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图片来源:《发展心理学》第八版在《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中有这样一段话:“6个月时,孩子以单调的方式向下扔东西。18个月时,“扔”的图示已经变得更精细而具有创造性。他会把各种东西从台阶上向下滚,把一些东西抛向空中,把另外一些东西抛向墙壁让他弹回来。轻轻放一些东西,重重放另一些东西。
很快他不在用物体操作,而是在行动之前表现出思维的痕迹。”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孩子通过每次动作的反馈,去学习和修改行为,最终的动作是众多外在反馈后的结果。这些外在的反馈帮助孩子修正了自己的动作,启发了孩子对行为的思考。很多时候你觉得孩子“长大就好”的行为,其实也是孩子自我完善的结果。举个例子,孩子最初在幼儿园经常不听从指令,过了一段时间后,却能开始配合指令了。这看起来像是孩子长大后自发的行为。
但事实上,孩子每次不听从指令后,老师、家长和环境的反馈,都在无形中促使他对“听从指令”这件事情去思考和学习,最终孩子懂得听指令,只不过是“自我完善”后的结果。所以面对孩子的行为,我们既要考虑到孩子发展的自身阶段,不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也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积极给予孩子行为的反馈,促进孩子达到自我的完善,即不断“迭代”。
做好这三件事孩子成长更优秀。1. 给予孩子更多的探索机会。
玛丽亚蒙特梭利博士认为,0-6岁的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内心会有一种潜在力量,让他们对某些特定动作或者物品表现出强烈兴趣。自然界中很多动物天生就懂得生存之道,可人类小孩的生存技能需要通过生活中的探索获得。就像小婴儿的行为。刚开始,婴儿喜欢把东西放进嘴巴,之后又喜欢抽纸巾。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索这个世界。当这些探索的反馈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促使孩子去做更高难度的探索。
这时候,孩子的能力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孩子喝牛奶要插吸管,家长怕牛奶洒出来,所以每次都帮忙弄好。但这样的帮忙其实是剥夺了孩子探索的机会。孩子自己插吸管,看起来是一件很小的事,其实里边包含了孩子对手部力量的控制和眼手的协调。刚开始时,孩子可能会因为对力量把握不精准而撒出牛奶,但这些外部的反馈会给到孩子自我完善的契机。
在不断的运用和学习中,孩子就会获得对手部力量更精确的运用。只有丰富的探索,才能促使孩子获得能力的反馈,拥有更多自我完善的机会。
2. 让孩子学会承担“自然后果”。养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自己的经验方法帮孩子避免错误。但像蒙特梭利所说:如果我们要追求完美,我们就必须注意到自己的缺失,因为只有纠正了这些缺失,我们才能自我精进。学会承担“自然后果”,就是坦诚面对自我缺点和错误的最佳方式。
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明白自己的行为能力与目标的距离,懂得如何去调整和改变。就像孩子学骑自行车,家长一直扶着,是无法让孩子学会自己骑行的。家长的及时纠正,会使孩子无法体会到错误动作产生的后果。只有在家长放开手的那刻,孩子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自己的动作与平衡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每次后果的体会中去学会调整。
所以,让孩子学会承担“自然后果”就是为孩子开启自我发展的大门,每次的后果承担都将促进孩子能力的增长。
3. 创造安全的依恋关系。我们都知道,安全的依恋关系影响着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态度。而这种信任其实也影响孩子是否敢于试错。处于安全依恋关系下,孩子会更敢于去探索,去探索规则的边界,获取更多行为的反馈,得到自我完善的机会。记得有一次,孩子不好好吃饭,我先生跟孩子说,不好好吃饭就不给你看电视。孩子非常生气地反驳,这是两件事情,不能放在一起。
先生听后,虽然愤愤不平,但也接受了孩子的观点。之后,孩子同样用洗澡要挟看电视时,被同样的话堵了回去。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孩子在和爸爸的互动中对规则边界的试探和学习。如果我先生在孩子第一次反驳时,强硬地说教或者压制,那么孩子就容易对规则的学习有抵触,无法轻易内化规则。总之,孩子不是孤立在这个世界上,他是这个社会环境中的一部分。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他都会受到各种环境和成人的影响。
因此对待孩子的行为,我们既要合理地期待,不忽视孩子发展的特点。也要考虑到孩子周边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学会观察孩子,才能用适合的方式与孩子相处,不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多余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