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灾乐祸:一种普遍存在的情绪

作者: 圣诞帽子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21-12-14

本文探讨了幸灾乐祸这一普遍存在的情绪,分析了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以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指出幸灾乐祸并非全然负面,而是人类情绪复杂性的一部分。

听闻死对头的书正廉价处理,我内心涌起欢愉。克莱夫·詹姆斯的这句诗写出了生活中显而易见,却不愿公开讨论的一种情绪:幸灾乐祸。幸灾乐祸在各个文化中都普遍存在,例如德语中的schadenfreude(因他人的厄运而快乐),法语中的joie maligne(在别人受苦时感到魔鬼般的快乐),还有日本民谚里的“别人的不幸尝起来像蜂蜜”。

历史学家蒂凡尼·史密斯则说:“我是英国人,对别人的不幸和痛苦感到愉悦就像谈论天气一样,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而在咱们中国的文化里,幸灾乐祸的不道德色彩其实还挺重的,在这个词的出处《左传》里,就直言“幸灾不仁”。任何一个人类在生活中都有体会到幸灾乐祸的瞬间,当那种欢愉涌上心头时,我们要如何应对这种感觉?咱们先从幸灾乐祸的定义说起。幸灾乐祸,指的是一种因他人遭遇不幸而感到开心的情绪。

与羞耻、嫉妒、同情等情绪一样,幸灾乐祸与我们感知到的他人思想、感情或行动有关。它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指向群体的群际情感,二是指向个体的人际情感。对群体层面的幸灾乐祸而言,当那些我们有着情感认同和强烈归属感的群体面临不幸遭遇时,我们往往不会产生愉悦情绪。这类群体被称为内群体,与之相对的则被称为外群体,外群体的成员遭遇不幸更容易引发幸灾乐祸,当其遭受不幸的内容恰好与我们有关时,幸灾乐祸会更加强烈。

对个体层面的幸灾乐祸来说,情况就复杂一点了。一方面,幸灾乐祸是对他人成就或所有物的情绪反应,主要由社会比较驱动产生。人类总是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估自己,如果你暗自比较的对象遇上不幸,相对而言你的地位就上升了,开心的源头在这儿。与社会比较密切相关的还有竞争,当双方处于竞争关系时,看到对方失败或倒霉更容易产生幸灾乐祸。这种比较与竞争甚至可以是没有摆在明面上的,也就是“内隐”的。

情绪是与生俱来并且具有适应性价值的,每种情绪都有着自己的作用,不应当被简单粗暴地贴上“好”或“坏”的标签。悲伤可以告诉我们重视什么,愤怒可以告诉我们边界在哪里,内疚可以告诉我们哪里没做好。同样,幸灾乐祸也能告诉我们一些东西。每个人都会有幸灾乐祸的时刻,有这种情绪不代表内心阴暗。幸灾乐祸只是一种外在表现,驱动它出现的动力和原因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UUID: 6fac58bc-f2f5-4665-b498-f5de8063ed77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21/2021-12-14_“虽然很缺德但真的好好笑”,没人能避开幸灾乐祸.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