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非洲植物的繁衍本能,每一种都足以让我们为之瞠目

作者: 刘冰

来源: 格致论道讲坛

发布日期: 2021-12-08

刘冰分享了东非地区植物的生存智慧,介绍了植物如何通过各种防御机制与食草动物共存,以及当地植物的传播方式和生态变化。

大家好,我是刘冰,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要到非洲出差和考察。所以我长得有点黑,可能就是在那里晒的。我们主要的活动区域就是东非大草原,涉及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等国家。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东非地区的植物,讲述植物在这块土地上生存斗争的智慧。

东非地区有个东非高原,海拔大概有1000多米。在这里比较占优势的植被类型被称为稀树草原。大家可以看到,稀树草原旱季时候的样子,那里草本植物在旱季就会完全枯死,只留下地下部分;树上的大部分叶子也都落掉了。我第一次去非洲的时候正好赶上旱季,当时我很失望,心想这里怎么这么荒凉,什么都没有。后来雨季的时候再去,我才发现这里完全换了一个天地。

动物大迁徙是在旱季发生的。因为旱季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没有水草,动物为了寻找新的水源地和新的植物就会发生迁徙。为了不被吃掉,非洲的植物装备了各种各样的“武器”。下图是金合欢类的树。金合欢其实是豆科的植物,国内也有一些它的亲戚,比如在公园里常见的合欢树。

作为食草动物的食物,千百万年来它们也一直在与食草动物的斗争中实现共存。金合欢用的办法就是长刺,各种金合欢有着各种各样的刺。比如叶子还没长大,刺就长得相当长了,先把幼嫩的叶子保护起来。为了防止一些动物爬树,它们的树干上也会长很多刺,让动物们爬不上来。

另外,右上图中的金合欢是把茎干里的一些空间变得膨大,让蚂蚁住进去。如果有食草动物敢吃这个叶子,蚂蚁们就会马上出来攻击它。大家怕不怕金合欢的这种“全副武装”?其实我是很怕的。因为我们在草原上采集金合欢的标本往往非常困难,需要戴着手套枝剪。

但是,有一些食草动物是不怕金合欢的,比如长颈鹿。上图是一种金合欢,叫做香花儿茶,它的整个树干上都有倒弯钩的刺。但是对于长颈鹿这样脸皮厚的动物而言,这些刺对它完全无效。它们的嘴、舌头、脸等部位的皮肤特别厚,完全可以抵挡这种刺。

除了这些乔木,当地的很多草本植物和灌木也都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防卫武器。比如这种飞廉,它浑身密布了硬刺,和国内的一些柔弱的飞廉相比要雄壮多了。还有一种灌木叫做假杜鹃,它的每一片叶子都武装到了“牙齿”,有很多的尖刺。

当地有这么多有刺的植物,居民们也经常会种植来应用。比如村子里邻居之间可能不盖围墙,那就直接种有刺的植物作为篱笆,相当于把两家隔开。当地常见的锡兰莓有两种,一种叫做东非锡兰莓,一种叫做南非锡兰莓。它们的茎干上都有刺,而且结的果还可以吃,味道也不错,既能鲜食又能做成果酱。

说到擦屁股,其实当地的植物为了生存,还会特别利用这种作用让动物帮它传播后代,比如桑寄生。桑寄生的果实成熟之后颜色非常鲜亮,就会吸引鸟类来吃。它的果肉很黏,等鸟排便的时候,种子就被果肉黏在鸟屁股上了。

在非洲,我们也会吃瓜,但我们是真的在吃瓜。刺猬黄瓜是一种野生的黄瓜,闻起来有一股浓郁的黄瓜香气,但吃起来味道却很一般。在当地,这些瓜类是为了传播自己的种子才会结成这样的形状,让动物来吃它们的果肉。

在非洲的这些年,我们也发现了当地的很多变化。2014年考察的时候,从肯尼亚的首都到海边城市蒙巴萨只有一条公路主干线。等到2017年再去的时候,我国援建的铁路——蒙内铁路就已经建成了。我们在草原上考察时,经常会听到火车从边上呼啸而过。

随着研究合作的深入,我们还会产出更多的科学成果,也会为我们国家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中国学者要以世界的眼光,探索植物王国的奥秘。谢谢大家!

UUID: f5d85529-a6c2-442f-9101-4582b545cfc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21/2021-12-08_这些非洲植物的繁衍本能,每一种都足以让我们为之瞠目.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3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