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大鼠、猴子等模式动物的行为识别,在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通过普通视频技术研究动物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容易受到实验场所的光照条件和拍摄角度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近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动物行为与仿生项目的科研人员基于受抑全反射原理,设计了一个小鼠行为分类系统,通过小鼠的“脚印”来识别其行为,进而进行相关研究。
多次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的足部接触特征在行为识别方面比普通视频更有效。
在成都生物所研究员、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唐业忠的办公室,《中国科学报》记者见到了这个外表简易却暗含巧思的行为分类系统。外形上看,其为正方体或不规则的立方体框架,可灵活组合;顶部均嵌有透明的触屏板,底部则设有红外线摄像机。唐业忠介绍,顶部四周框架的槽内“藏”有红外灯条(波长>950纳米),红外光从侧面注入行为场的透明下界面。
根据受抑全反射原理,小鼠脚掌或脚趾与界面(触屏板)接触即形成脚印图像,并被红外摄像头记录。
此外,系统可根据需要进行多面围挡,形成密闭和无光的“黑箱”。这是系统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在完全‘无光’的条件下使用。唐业忠表示,小鼠是夜行动物,做行为监测最好是顺应其生活规律设置实验环境,而且在无干扰的环境下,对动物进行行为刺激(特别是视觉刺激)并监测,得到的数据更准确。
收集到小鼠脚印图像后,研究团队建立了小鼠行为数据集(IMBD),并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对脚印进行分类。为了提高性能,他们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在IMBD和SVM的基础上,团队测试了不同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分类器。与其他常用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该系统表现出了更高的精度和效率,对个体行为的识别率高达94.37%;所有被试小鼠的平均行为识别率达到83.09%。
该系统可用于肌肉骨骼关节类疾病、神经系统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或相关药物研发,检测反应机理或药效等。例如,步态改变是老年退行性病变早期最主要的外在表现,所以步态变化识别尤为重要。而系统正是通过脚印的变化,更直接地监测行为的改变。唐业忠表示,系统2.0版本将升级触屏板——柔性压力传感阵列,不但可以采集到脚印的时空变化,还能记录下脚底与接触面的压强,这样能够更精准地监测到左右脚触地失衡程度。
根据唐业忠关于小鼠行为分类系统的设计思路,成都生物所研究员谢锋对系统进行了改装,并成功应用于在野外对保护动物——大凉螈的生态学研究中。谢锋团队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动物种类、测定个体大小、分析活动规律等,数据更加丰富且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研究团队工作起来更省力,免去了每天来回跑动;监测工作对动物日常生活也实现了“零”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