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秋天,对田志喜来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他和团队培育的两个大豆新品系,在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含盐量高达0.5%的重度盐碱地里亩产达到520多斤,甚至远超2020年我国普通耕地大豆的平均亩产(264.8斤)。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从立志研究大豆至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研究员田志喜在创制革命性的大豆品种这条路上已经探索了十年。其间,有成绩和收获,也有汗水和挫折。
面向下一个十年,他还有更多的壮志待酬。
在遗传发育所,提起田志喜,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为中华大豆之崛起而奋斗。这是2011年他从普渡大学归国后,在心里种下的一颗种子。我国大豆栽培已有5000多年历史,但当前,过高对外依存度对我国大豆产业形成极大的冲击。中科院院士李家洋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大豆危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危机就是使命。田志喜希望通过科研支撑我国大豆产业发展,他的目标很明确——创制革命性的大豆品种。
为实现目标,田志喜计划分两步走:先搞基础研究,识别高产和优质基因;利用基因资源,实现大豆“定制化”分子育种。破译大豆育种“密码”,首先要收集材料,建立基因资源的“蓄水池”。每次出差到一个地方,田志喜总会留意那里的野生大豆资源。2018年,他第一次去山东东营盐碱地,看到重度盐碱地竟然有野生大豆,非常兴奋,就记录好位置,等到秋天又回到当地收集了种子。
今年10月的丰收,得益于田志喜和团队10年来的基础研究,也是他对我国大豆形势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局思辨的结果。实现大豆自给梦,中国究竟需要什么?田志喜认为,我国大豆面临的主要瓶颈是单产低、耕地不足,因此提高国内大豆自给率有两种途径,即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充分利用边际土地扩大种植面积。2018年,田志喜朝着这个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他作为首席科学家,联合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华南植物园、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10余个团队,申请了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大豆高产稳产分子基础与品种培育”,把目光聚焦于两个攻关方向——培育高产和耐盐碱大豆。
多年的勤奋耕耘和创新研究让田志喜收获了各种不期而至的荣誉。
他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青年之星金奖”“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受到国家“优青”“杰青”等项目资助,被评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今年又获得了“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和“科学探索奖”。“田志喜在大豆种质资源演化遗传基础、重要农艺性状调控网络解析和分子设计育种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大豆产学研的高效发展,已经成为该研究领域最具国际学术影响的科学家之一。
”导师李家洋如是评价这位曾经的博士生取得的成绩,“我相信,通过他的坚持和努力,一定会做出更具有创新性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