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上次去动物园看到的睡大觉的动物吗?很多情况下,它们在白天睡觉并不是因为懒,而是由于它们是昼伏夜出的夜行性动物。长相奇特的土豚,双眼硕大的眼镜猴,从地洞中钻出、模样像鬣狗的土狼……夜行性动物不仅分布在全球多地,而且见于多个分类群中。
眼镜猴:长相奇特的夜行性灵长类绝大多数现生灵长目动物都是昼行性动物,眼镜猴(眼镜猴科动物的统称)却是少数例外之一。从分类学角度来看,现生灵长目可分为2个亚目:原猴亚目包括现生的狐猴和懒猴;简鼻亚目则包括跗猴型下目和类人猿下目。眼镜猴科是跗猴型下目中唯一的科。
亚洲和欧洲等地都出土了眼镜猴化石,动物学家们对非洲出土的化石是否属于眼镜猴尚存争议。如今,已有4个眼镜猴化石种被描述发表。
现生的眼镜猴约有13种,仅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在2010年之前,所有现生眼镜猴都被归于眼镜猴属中。一项发表于2010年的研究根据齿式、眼睛大小、四肢长度、染色体数量、社会习性和地理分布等多方面证据,设立了两个新属:仅含菲律宾眼镜猴的菲律宾眼镜猴属和仅含西部眼镜猴的西部眼镜猴属。
眼镜猴体形较小,头部和躯干长度为10~15厘米,后肢和细长的尾巴约为这一长度的2倍。
它们的体色以黄褐色为主。眼睛大而圆,眼球直径可达1.6厘米,每一眼球的体积和脑容量相当,有些物种的眼球体积甚至比脑容量还大。满月般的两只大眼睛宛如一副眼镜,故而得名。它们趾的前端钝而圆扁,宛如吸盘,前肢短小强壮,后肢修长有力,适合在树枝上攀援跳跃。眼镜猴脖子短小,头部可作180度的回转,这让它们在不转动身体的情况下便能360度扫视周围环境。它们长相古灵精怪,和我们心目中的典型灵长类动物形象迥异。
眼镜猴除外形特殊外,不少内部解剖结构也有独特之处。不少动物的视网膜后都有一层反光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晚上能看到猫等动物的眼睛“发光”的原因,作为夜行性动物的眼镜猴却没有这层反光膜。
眼镜猴的脑部与其他灵长类也有所不同。位于丘脑后部的外侧膝状体是接收视觉神经信号的部位,眼镜猴的外侧膝状体接收的是同侧眼睛的视觉信号,而其他灵长类的外侧膝状体接收的是来自对侧眼睛的视觉信号。
眼镜猴是现生唯一一类不吃素的灵长类,它们主要以甲虫、蜘蛛、竹节虫和蚂蚱等节肢动物为食,也能捕食蛇、蜥蜴、鸟类甚至蝙蝠。它们白天在树上睡觉,晚上则采用“守株待兔”的方式静静守候,等猎物靠近后,再一跃而起将其扑住。所有类人猿都有单一间隔的子宫,而眼镜猴有双角形子宫。眼镜猴妊娠期在半年左右,一胎生一崽,幼猴出生时便被毛,眼睛睁开,出生一天内便能攀爬,可谓大气“早”成。
不同种眼镜猴的社会性也不同,如菲律宾眼镜猴和西部眼镜猴等为独居动物,一些种类则以家庭为单位聚成小群活动。眼镜猴普遍对强光和噪声等外界刺激较敏感,很难圈养。
熊狸:不是熊也不是猫的“熊猫”熊狸为跖行动物,行走时黑色的脚掌着地,像熊;眼睛遇强光会变成一道竖缝,又像猫,难怪它的英文名字叫bearcat,直译为“熊猫”。不过熊狸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灵猫科熊狸属唯一的现生种。
绝大多数灵猫科动物都有斑纹,而熊狸是这一科现生动物中几乎全为素色的动物。它们体长120~190厘米,重9~14千克,是体形最大的灵猫科动物之一,雌性个体通常比雄性大。熊狸的尾巴约占体长的一半,这一毛发蓬松粗糙的尾巴不仅有平衡功能,还能抓握树干,堪称“第五肢”。这一特征在美洲灵长类中较常见,而在灵猫科所属的食肉目动物中极为稀罕。
熊狸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的雨林中,在我国云南南部等地也有少量分布。1822年,新加坡的创建者托马斯·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将熊狸作为新种发表。熊狸可分为9个亚种,产于云南的是勐腊亚种。熊狸在我国不仅野外数量少,而且在动物园中也难得一见,因此并不为公众所熟知。熊狸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易危种,在我国,它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级别为I级。
作为杂食动物,熊狸的食物颇为多样:果实、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等都是它们的美餐。不过它们主要以果实为食,尤其喜爱桑科榕属的果实。和大狐蝠一样,熊狸也是重要的种子传播者。如果你有机会凑近熊狸闻一闻,会闻到一股类似爆米花的香甜味,这种味道其实来自熊狸尿液中的2-乙酰-1-吡咯啉。这种化合物闻起来像爆米花或是刚出炉的面包的味道。
在食物烹饪过程中,氨基酸和还原糖通过美拉德反应可以生成2-乙酰-1-吡咯啉和其他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它们是重要的食品风味物质。熊狸尿液中的2-乙酰-1-吡咯啉黏附在毛皮上,走一路拖一路,可以标记自己的领地,同时在繁殖期也可以起到吸引配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