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精灵:夜行性动物(上)

作者: 金文驰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21-12-01

本文介绍了夜行性动物土狼、土豚和大狐蝠的特性和生活习性,包括它们的食性、行为习惯、繁殖方式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还记得你上次去动物园看到的睡大觉的动物吗?很多情况下,它们在白天睡觉并不是因为懒,而是由于它们是昼伏夜出的夜行性动物。长相奇特的土豚,双眼硕大的眼镜猴,从地洞中钻出、模样像鬣狗的土狼……夜行性动物不仅分布在全球多地,而且见于多个分类群中。

土狼虽为食肉动物,却只以白蚁为主食,一只土狼一晚上便能吃掉多达25万只白蚁。

它们靠听觉和嗅觉搜寻白蚁,一旦找到蚁巢,并不掘开巢穴朵颐一番,而是用长而黏的舌头吸食巢穴表面和地面上的白蚁。随着年龄的增长,土狼的牙齿会逐渐脱落,不过白蚁较柔软,没牙也可照吃不误。土狼实行一夫一妻制,夫妻一同生活,雌雄两性均有标记领地的行为。它们将肛门腺分泌的黑色物质涂抹到石块或草茎上,留下长约5毫米的痕迹。标记领地对土狼来说可是一件正事,它们对此也很是上心。

夜晚时分,在自己领地内的白蚁巢附近,土狼可能每20分钟就要标记一下。而在巡逻领地边界时,它们甚至每50米就要标记一次。人们常说“狡兔三窟”,土狼的巢穴可多达10个,并有数个“厕所”。在如厕时,它们会在地上挖出一个小坑,完事后再用沙土掩埋。土狼的奔跑本领不突出,也不善打斗。遇到威胁时,它们会立起鬃毛,让自己显得雄壮些。如果还是不能吓退敌人,它们的肛门腺还能喷射出带有臭味的液体,堪称非洲的“臭鼬”。

土豚可谓是现生动物中的奇葩。它们从头到尾长度可超过2米,肩高约60厘米,体重60~80千克,长耳长尾,爪子强壮而锋利,适于掘土。土豚毛发不长,颜色灰黄,仅四肢外侧毛较长,呈深褐色。它们鼻腔中毛发密集,可以有效拦截掘土时吸入的颗粒物,算是自带“口罩”。土豚口鼻部似猪,只是更长一些,难怪被起了个带“豚”的名字。土豚没有门齿和犬齿,臼齿没有齿根,有管状的髓腔,牙齿表面没有珐琅质,能终生生长。

这些牙齿特征在现生哺乳动物中独树一帜,动物学家专门为土豚设立了一个目(哺乳纲共有29目)——管齿目,土豚的独特由此可见一斑。管齿目隶属于非洲兽总目,这一总目中包括象、海牛、非洲猬、象鼩和蹄兔等动物,其中小的仅有小白鼠大小,大的为现生体形最大的陆生动物;既有陆生动物,也有海牛这样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它们拥有的一个共同点是:鼻子的尖端可以活动。

从系统发育树上看,土豚、非洲猬和象鼩这三类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它们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500万年的白垩纪。

大狐蝠隶属狐蝠科狐蝠属,这一属约含60种,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岛屿、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它们多以果实和花蜜为食,偶尔才捕捉昆虫打打牙祭。大狐蝠主产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印度、不丹、孟加拉国、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地,在我国西藏南部也有分布,为无危种。

它们寿命较长,曾有一只圈养个体活了31年5个月。在白天,大狐蝠喜欢群聚在城区或庙宇中的大树上,它们尤其喜爱树叶较少的树枝。等到黄昏时分,它们便集体出动,寻找成熟的果实和花蜜,它们对植物种类并不挑剔,可谓来者不拒。一些植物种子通过大狐蝠消化道后仍然具有萌发能力,因此大狐蝠也成了重要的种子传播者。

UUID: 38c83a86-1cc5-4128-819c-eeea3ecd67e7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12-01_暗夜精灵:夜行性动物(上).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