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3年,秦军士兵黑夫和惊两兄弟给家里写了两封信,由驻地淮阳寄至其家乡安陆(今湖北省云梦县),收件人是他们的长兄衷。这两封家书后来成为衷的陪葬品。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云梦睡虎地4号墓中发现了它们。这两封被称为我国最早的家书并非纸制的——当时,纸还没有发明,而是写在了简牍上。所谓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
古人将用于书写的狭长竹、木片统称为“简”,其中,木片又可单独称作“牍”。
在古代中国,造纸术出现之前,用竹子和木材制成的简牍是主要的书写材料,当时的古人使用它们来记录日常使用的文字。
从出土发现的简牍实物看,简的宽度一般为0.5~1厘米,厚数毫米,长度从十几厘米到六七十厘米不等,20厘米左右的比较多见;牍多为木质,比简要宽许多倍,有的宽6厘米左右,个别达15厘米以上,呈长方形,故又被称为“方”或“版”。由于窄窄的一根简上写不了多少文字,古人便把一根一根简用绳索串起来,编为“册”。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有笔、墨、刀,其中,笔和墨用来书写,刀用于削除错字,而非用来刻字。
事实上,很早以前,我国就发现过简牍。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在孔子旧宅发现《尚书》《礼记》《论语》等数十篇用战国时的文字书写的简册,即所谓“壁中书”,从而引起了长达2000年的经学今、古文学派之争。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汲郡(今河南卫辉市)有个名叫不准的盗墓贼盗掘战国魏襄王(一说安釐王)墓时,发现数十车竹简。这些竹简被整理成《纪年》《穆天子传》等16种古书共75篇,这就是所谓“汲冢书”。
此事还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很重要的古代文献出土事件被写入《晋书》,堪称我国最早的有关简牍的考古记录。
我国虽然拥有持续数千年不间断的文字书写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先秦时代的文献资料保存下来的并不多,而且,由于2000多年传承过程中不断人为添加、删改,其可信度受到不小的质疑,给研究先秦史造成很大困难。因此,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古代文字材料具有非常珍贵的价值,是了解古代社会最直接的证据,大量战国、秦汉时期以来的古代简牍陆续出土,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这一时期的历史。
通过识读这些简牍的内容,我们发现,出土的大量简牍材料都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使用的。其内容非常丰富,以文人儒生学习用的书籍为例,其中既有《苍颉篇》《急就篇》等开蒙识字用的识字课本,也有《诗经》《论语》等儒家主要经典之作,还有《老子》《易经》《孙子》《晏子春秋》等诸子百家的思想著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发掘出土的古代简牍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早已遗失的古书。
除了古籍著作外,在出土的古代简牍里,更多的还是官方文书、档案、簿籍、地图和民间百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契约、书信、账簿、名刺、笔记等。
随着古代简牍陆续被发现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深藏于地下的历史资料逐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一幅幅古代社会的历史画卷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由于近代出土的简牍材料大多数是在科学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与考古发掘及有关考古学研究密不可分,从而在有关的考古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简牍的出土为有关墓葬的分期断代提供了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将其结合墓葬情况进行分析,可大大提高考古器物分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随着简牍的大量发现,其重要性日益突出,简牍学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界中的“显学”。简牍不断大量出土,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文学、思想、语言、文字等各方面的考古学研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