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果冻”,被大象踩过也不会碎。主要成分是水,就一定会像水气球那样容易被踩爆么?材料科学家才不会认输……假如想做果冻,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水。一大盆水,加一点点果冻粉,即可变成一大盆果冻。只是,这样做出的果冻十分脆弱,随意踩上几脚就会碎得不成样子。而现在,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超级果冻”,虽然主要成分同样是水,但被汽车反复轧过10多次都不会碎。不止不碎,还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本的形状。
研究团队把这项成果发表在了《自然·材料》杂志上。这“超级果冻”是一种水凝胶,80%的成分都是水。不过,能让水变得无比强韧的秘诀,就不是果冻粉了。科学家用的是一类名为葫芦脲(cucurbituril)的物质。葫芦脲是桶状的分子,因为形似葫芦和南瓜,两者又都来自葫芦科(Cucurbitaceae),才得了个贴切的名字。
而这些“桶”,都是由一个个甘脲单元连接而成,5个甘脲单元可以连成葫芦[5]脲,6个甘脲单元连成葫芦[6]脲。但不论是用几个甘脲单元组成的桶,中间都有空腔,可以用来装东西。比如,这次研究团队用的葫芦[8]脲,是能盛放两个客体分子的桶。当两位“客人”进了桶,它们所在的链状聚合物就会相互交联起来,形成一张大网,名叫“超分子聚合物网络”(SPN)。因此,负责织网的葫芦[8]脲也被称为一种“交联剂”。
水分子被包裹在上图这样的网络当中,就可以形成水凝胶了。不过,水凝胶究竟会有怎样的属性,还得看桶里的客体分子是什么。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喜欢用葫芦脲来探索新的材料,正是因为葫芦脲能结合的客体多种多样。放入不同的客体,就会形成不同的水凝胶,比如可拉伸的水凝胶,能迅速自我修复的水凝胶等等。这一次,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选择的第一客体是全氟苯基,第二客体则有多个候选(都是苯基的取代物)。
这些客体分子并不会一直待在桶里不走。它们和主体分子葫芦[8]脲之间的化学反应是可逆的,处在一种动态平衡当中。换句话说,“客人”一直有来有走。问题在于,“客人”走得是快还是慢。从前科学家们用同种方法做出的水凝胶中,客体分子大多解离比较快,得到的材质柔软可拉伸。但现在,剑桥团队想做“压不坏”的水凝胶,就要选择解离慢一些的客体分子:结合快,解离慢,那张交联的大网,便能维持一个紧密连接的结构。
这次被选中的客体,与葫芦脲(主体)相遇后,确实带来了科学家期盼的属性:它们在桶里待的时间比通常的客体分子更久。而由此形成的水凝胶,会有更结实的结构来抵御猛烈的压缩。像上文提到的那样,团队为葫芦脲选择的第一客体只有一种,第二客体则尝试了多种(压缩性能由弱到强)。其中一种第二客体登场时,形成的水凝胶足以承受高达1亿帕斯卡的强压。
在这种情况下,水凝胶被压缩了93%,薄到快要从照片里隐身的地步,却没有发生断裂。而且重压消失后,它还能在2分钟内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如果你想知道1亿帕斯卡是什么概念,那相当于在人类小拇指指甲(1平方厘米)上,施加超过1000公斤的重压。或者再讲得形象些,如果有只大象一脚踩过一张邮票大小的水凝胶,同时另外三脚悬空,那片水凝胶也可安然无恙。既然有了“超级果冻”,只压扁它一次显然不够,还要持续蹂躏。
科学家让重达1200公斤的汽车,用其中一只车轮(~300公斤)压住70 × 50 × 6毫米的水凝胶上1分钟不动,后又连续碾过它16次。结果,水凝胶依然不负众望恢复原状。这样的材料,应当很柔软吧?但团队介绍,它是一种坚硬的水凝胶,也是已知第一种玻璃状水凝胶。
领导这项研究的奥伦谢尔曼(Oren Scherman)教授也说,多年来人们造的都是橡胶状的水凝胶,那只是一半图景;而现在,从橡胶状到玻璃状之间,各种不同压缩性能水凝胶都能制造,整幅图画才算圆满。首先,科学家用“超级果冻”做了一枚压力传感器。拜优异的压缩性能所赐,这枚传感器不仅测量范围宽广(上至2.5MPa),而且十分灵敏,放在脚底的话可以实时区分站立、行走、跳跃这几种动作。
这项小小的演示实验说明,“超级果冻”在生物电子领域展开应用是完全有可能的。而除了适合做传感器,那种承受极大压强而不断裂的特性,可能还有其他用途。它的抗压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比起牛关节软骨,已高出至少一个数量级。因此,在人类软骨受伤退化时,“超级果冻”或许能成为一种替换材料。科学家也希望有朝一日,这类新型材料在人造肌肉、义肢或是软体机器人身上,能有用武之地。但,不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