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认为,宇宙中的物质是由普通物质和暗物质组成的。尽管大量的天文观测都指向暗物质是真实存在的,但我们对暗物质的本质却一无所知。而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一切,包括恒星、行星、地球上的所有东西,都属于普通物质。普通物质由原子构成。每个原子的原子核都包含了中子和质子,而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性质。目前,已知的元素周期表中含有10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是同时出现的吗?它们是从哪里以及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经过漫长的探索,我们现在得知,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在不同时间里由八种不同的方式创造出来的。大爆炸创造新元素的过程被称为核合成,始于大约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在大爆炸的几微秒后,质子和中子首先被创造出来。不久后,元素周期表中最轻的元素——氢和氦开始出现,同时形成的还有少量的锂。今天,氢和氦仍然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它们是恒星的主要成分。
正如生命一样,夜空中闪烁的恒星也有始有终。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其质量的大小,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那些大质量恒星会很快的就耗尽自身的燃料,迅速走向生命的终点,并在一场绚丽的超新星爆发中,结束生命。而在这个激烈的过程中,它们会创造出大量的元素——从碳(第6号元素)到锆(第40号元素),散播到宇宙各处。
相比于明亮夺目的大质量恒星,宇宙中还遍布着像太阳一样生命悠长的小质量恒星。在这些恒星的内部,核合成一般在碳和氧(有时可以达到镁和氖)产生后就停止了。虽然这些恒星中的聚变很难走向更重的元素,但它们却在默默地付出,创造出了很大一部分较重的元素——从锶(第38号元素)到铋(第83号元素)。
垂死的小质量恒星会抛射掉它们丰富的外层,留下一颗致密天体——白矮星。如果白矮星是在双星系统中形成,白矮星强大的引力会掠夺其伴星的物质。而当白矮星的质量超过一个极限时,就会爆发形成所谓的Ia型超新星,并将它的全部质量抛射到周围的环境中。这个过程会产生从硅(第14号元素)到锌(第30号元素)的元素。
质量较大的恒星在耗尽燃料时,会坍缩形成更加致密的天体——中子星。中子星的半径只有约10千米,但是它的质量却与太阳相当。当两颗中子星慢慢靠近并最终并合时,不仅会释放出所谓的引力波,还会释放出电磁波。引力波和电磁波带来的信息,使天文学家能够探索中子星的内部组成,并揭示宇宙中最极端条件下的物质性质。事实上,从铌(41号元素)到钚(94号元素),宇宙中最重的自然元素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当来自高能天体物理源产生的宇宙射线朝地球冲击而来时,宇宙射线的能量足以分裂较重的原子核,通过裂变产生锂(3号元素)、铍(4号元素)和硼(5号元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不同中子数的原子被称为同位素。一些同位素不稳定,它们通常会通过释放一个α粒子(即氦核)或经历所谓的β衰变(即一个中子转变成质子、电子和反电子中微子)产生新的粒子。通过衰变产生的元素包括锝(43号元素)、钷(61号元素)和许多比铅(82号元素)更重的元素。
人类并不满足于自然条件下创造的元素,在科学家的努力下,元素周期表仍然在扩展。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核反应堆或核爆炸中合成了95至118号元素。这样的探索仍在继续,我们渴望知道元素周期表的极限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