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鲉(平鲉属,Sebastes)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脊椎动物之一。然而,平鲉包含着许多不同的种类,寿命从11年至200多年不等,差异明显。近日,一项发表在《科学》上的研究获得了88个平鲉种类的组织样本,通过基因组测序揭开了长寿平鲉的秘密。
分析发现,长寿平鲉集齐了许多其他物种中发现过的长寿基因。首先是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此外还有137个富集在胰岛素信号通路和环境适应性生理过程的基因。
另外,长寿的鱼种中免疫调节相关的嗜乳脂蛋白基因拷贝数较高,证明长寿鱼体内的炎症反应相对较少。不仅如此,长寿鱼体型更大,常生活在深海,周围的捕食者和病原体更少,这对鱼类的寿命也有显著影响。科学家认为,平鲉长寿的秘诀与它们的基因和所处环境都密不可分,并且长寿也有“代价”,更长寿的物种往往生活在远离阳光的地方,种群规模也更小。
二叠纪末大灭绝(EPME)是地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导致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但昆虫作为如今最具多样性的生物,在这一时期的演化过程,学界还不十分了解。如今,科学家们通过甲虫化石数据分析认为,昆虫多样性与碳排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life期刊。
甲虫(鞘翅目),是现存昆虫中物种最多的一类,且拥有丰富的化石记录,最早可追溯到早二叠世。
中科院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建立了全球甲虫化石形态数据库,利用数学模型对早二叠世至中三叠世甲虫的分类多样性、形态歧异度、系统发育和生态习性进行分析,重建了甲虫的早期演化历史。科学家发现,大灭绝事件(特别是去森林化作用)明显影响了甲虫的早期演化历程。植食性甲虫分解木质组织、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这是碳循环中的重要环节。
而分析表明,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后,蛀食性甲虫几乎完全灭绝,而中三叠世甲虫类群明显恢复,新的蛀食性甲虫类群再次广泛出现:这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崩溃时间和恢复时间大致吻合。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人们了解未来昆虫将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化。
在前工业化时期,火山爆发是气候突然变化的主要原因,经常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气候更寒冷干燥、农业生产率降低,进而可能导致社会崩溃和王朝覆灭。例如,唐朝结束于公元907年,明朝结束于公元1644年,此前均有多段时期的干旱和寒冷。一项发表于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的研究表明,在过去2000年间,火山爆发引起的气候变化或许推动了中国一些王朝的覆灭。
研究团队汇编了中国过去近2000年间的朝代更迭纪年,将之与火山爆发的重建记录进行了比较,发现在68次有记录的王朝覆灭中,有62次在发生前至少有过一次火山爆发。此外,他们还对1062年间的战争进行了重建,用其表征政治和社会经济压力。结果表明,在社会经济压力已经较大的基础上,较小的火山爆发可能是导致王朝覆灭的最终原因;而如果当时的社会经济没有承受明显的压力,那么叫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会独立地产生影响。
在植物残骸形成煤的过程中,随着经历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等阶段,煤中碳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在过去的普遍认知中,这一过程与温度、酸或催化剂有关,然而最近发表于《科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煤的形成过程与微生物有着密切关系。
研究者测量了不同阶段煤的甲氧基(CH3O-)中的碳同位素成分,发现甲氧基越少时,碳13的比例越高,这种分馏显示出了明显的生物参与的特征,而无法用温度、酸或催化剂解释。
研究提出,微生物会释放酶来切断煤中的甲氧基,将其转化为甲烷。研究者表示,这解释了为什么煤矿中的煤层气(甲烷)生产井通常只能在一段时间内产出甲烷——煤中的甲氧基数量限制了甲烷的总产量,当微生物已经将煤中的甲氧基全部消耗后,再向生产井中添加微生物或营养物质并不会有更多效果。
伦敦时间11月10日,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中美双方认识到了气候危机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他们表示将致力于《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的有效实施,并继续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以确保温升限制目标的实现,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低于2℃以内,并努力限制在1.5℃以内。
两国宣布计划在21世纪20年代决定性的十年,根据不同的国情,各自、携手并与其他国家一道加强并加速气候行动与合作,包括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和气候技术创新,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快向全球净零经济转型。此外,两国特别认识到,甲烷排放对于升温的显著影响,认为加大行动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是21世纪20年代的必要事项。
最后,双方同意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在应对气候危机上的合作和多边进程。
电磁形状因子是物理学家用来描述核子内部结构,特别是电密度或磁密度分布的一类观测量。1998年,FENICE实验首次测量了中子的类时电磁形状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光子-中子相互作用强于光子-质子相互作用,与夸克模型预期不符。解决上述谜题需要精确测量核子的电磁形状因子,但相关实验比较匮乏。
近日,北京谱仪Ⅲ(BESⅢ)国际合作组精确测量了中子的类时电磁形状因子,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光子-核子耦合反常的问题。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物理》杂志。
BESⅢ国际合作组采用能量扫描方法,在质心能量2.0~3.08GeV的区间剖析了正负电子对湮灭到中子-反中子对过程。研究获得了目前中子电磁形状因子最精确的测量结果,与FENICE实验结果相比,平均测量精度提高了约30倍。
科研人员结合先前获得的质子研究结果,对比表明光子与质子耦合作用更强。此外,实验团队还观测到中子电磁形状因子分布中的一个周期性振荡结构,揭示了核子内部存在未理解的动力学机制,可能的解释包括末态散射效应以及与共振态的干涉等。
截至北京时间11月12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251875154例,死亡病例5078877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的消息,11月1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8例。
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9例(上海6例,云南5例,黑龙江2例,广东2例,内蒙古1例,浙江1例,福建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79例(辽宁52例,均在大连市;河南12例,其中郑州市6例、周口市6例;北京6例,其中海淀区4例、朝阳区2例;黑龙江5例,均在黑河市;河北2例,均在辛集市;江西1例,在上饶市;云南1例,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含1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河南11例,辽宁5例)。
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5例,其中境外输入23例,本土12例(辽宁5例,均在大连市;内蒙古2例,均在阿拉善盟;北京1例,在海淀区;吉林1例,在吉林市;江西1例,在上饶市;河南1例,在周口市;云南1例,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6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4例(境外输入23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533例(境外输入357例)。
截至2021年11月1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35552.5万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