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眼后面通向哪里?
大家在抠肚脐眼的时候,可能担心过会不会烂肠子。肚脐真的连着肠子吗?让我们回到胎儿时期“连个线”。
当我们在母亲肚子里时,肚脐所在的部位连接着脐带,脐带又连接着子宫壁上的胎盘,它们组成了胎儿和母体之间物质交换的运输系统。脐带不是一根简单的管道,它包含了脐静脉、脐动脉、脐尿管、卵黄管等结构,直通向胎儿身体内部。
在胎儿出生后,脐带被剪断,残余组织脱落,留下的痕迹就是肚脐。肚脐端的脐静脉、脐动脉、脐尿管和卵黄管都会逐渐闭塞、纤维化,成为肚脐内侧的韧带。与肝脏相连的脐带结构也会纤维化变成韧带。
不过,深入骨盆的脐动脉还会继续“在线”,参与身体的血液循环,为那里的泌尿器官(膀胱、输尿管等)服务。而本应“下线”的脐尿管如果在胎儿出生后没有完全关闭,就会导致肚脐漏尿。
没事别瞎抠肚脐,保护好这个生命“脐迹”。
干的新毛巾是软的,为什么洗过晾干会变硬?
毛巾、纸巾刚买来的时候都是软的,但是在过水之后再晾干就会变硬。你要说柔软剂失效了,也不至于这么快。
为了弄清楚毛巾干硬的原因,一些科学家动用了原子力显微镜(AFM),试图从微观层面找出毛巾和水之间究竟在玩什么“物理把戏”。
棉毛巾和纸巾的主要成分都是植物纤维素。纤维素和水特亲,就是不直接沾水,它们也会从空气中吸水。正常温度、湿度下,一条干毛巾依然含有8%的水分。纤维素之间的微小孔隙可以通过毛细作用吸水,还很容易和水之间形成氢键。
当毛巾的水分蒸发时,纤维素之间的距离被拉近。那些在毛巾表层、未蒸发完全的水分子和纤维素分子之间形成了特殊的氢键,成为结合水。正是这些结合水像胶水一样让纤维素分子交联在一起,形成更紧密的网络结构,于是毛巾就变硬了。
研究人员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然干燥的毛巾表面的确存在结合水,也支持了这一理论。他们又试着在真空条件下烘干毛巾,强制让“钉子户”结合水撤离,毛巾果然变得松软了。
不过就算没有烘干机,毛巾沾沾水也就变软了。
水可硬可柔,就看是结合还是自由。
飞机上为什么限制使用手机?
大多数航班起飞前都会提醒乘客关闭手机。关于在飞机上能不能用手机一直存在争议。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无线电通讯会不会干扰飞机上的电子设备,带来安全隐患?
我们能在任何有信号的地方用手机拨打电话或发消息,得益于地面上星罗棋布的基站。当我们与他人通讯时,手机会发射无线电波,找到最近的基站连接。但是飞机上的一些电子设备也需要收发无线电信号,那么手机的无线电波就有可能成为干扰因素。
尤其是在手机还带键盘的2G时代,手机发出的信号不时会“惹”到其他电子设备,比如在麦克风旁边打电话,它就会发出“嗡嗡”的抗议。
研究人员发现,飞机上的电子设备对800-900兆赫兹频段的无线电波尤其敏感。在以前的老飞机上,缺少保护的敏感电子设备有可能受到干扰。2000年的瑞士和2003年的新西兰都各有一例坠机事故原因被归结为手机信号干扰了机组人员的正常通讯。
如今的飞机上虽然有了更复杂的电子设备,但也有了更强的干扰信号屏蔽措施。同时,手机和通信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有的还专门避开飞机使用的无线电频段。所以,因为乘客用手机而造成飞机事故的可能性也在变小。
但考虑在全球范围内,飞机、手机的电子系统和信号频段标准不一,万一发生干扰就会牵动上百人的安危。所以大多数航空公司依然选择限制乘客使用手机。
无骨鸡爪真是啃出来的吗?
一些影视作品里曾出现过用嘴给鸡爪脱骨的“名场面”。网上也曾曝光过黑作坊用嘴给鸡爪脱骨的乱象。不过,正规食品加工厂肯定是不允许这么做的。
在食品公司公开的无骨鸡爪加工流程中,给鸡爪脱骨有一系列标准操作:首先要在约90℃的温度下煮10多分钟鸡爪,让它变得软硬适中且形态完好;然后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煮好的爪子,让爪肉冷却变硬,这是脱骨的关键。接下来就可以相对轻松地用刀具“解剖”爪子了。脱骨时,沿着趾头的方向划开或剪开几道口,再从开口剔除骨头,完整的无骨鸡爪就到手了。
在大型食品工厂里,有专门的流水线加工鸡爪,也有专门的机器可以辅助开刀,但最终的脱骨步骤依然需要人工。
即使是用工具脱鸡爪都有一定难度,能用嘴脱鸡爪骨想必也是“民间高手”(传说中的老奶奶),也不排除有人只是在摸鱼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