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成“海怪”前,它要干掉自己的几百个器官

作者: 栗子

来源: 环球科学

发布日期: 2021-11-05

章鱼在幼年时期拥有几百个神秘器官,这些器官在成年后会消失。科学家研究这些器官的功能,发现它们可能帮助章鱼幼崽在水中调整游泳时的推力和阻力,以及通过迷惑敌人实现伪装。

身为人类的各位,大概没有体会过哪个器官的自然消失吧。章鱼的生命就不像我们这样平淡,它们小时候长的几百个器官,成年之前会被消灭掉,一点痕迹都不留下……在黑狞无边的大海里,有一类难以形容的生物。它们有三颗心脏,八条腕足,九个大脑,还能在眨眼之间改变皮肤的颜色。不过,这些可能都比不上它们在幼时便拥有的几百个神秘的器官。之所以说神秘,是因为这些器官在成年后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你大概已经知道了,这些生物就是章鱼。不过,它们身上的那些器官,你或许也想认识一下。当章鱼还是胚胎的时候,浑身上下就长着许多微小的器官:那是一簇一簇的刚毛,放在皮肤上类似于口袋的空隙里。但如果它们外翻出来,就好像几百把撑开的伞,能把整个体表覆盖住。1844年,瑞士科学家阿尔伯特·冯·科利克首先在自己的书里提到了章鱼的这种器官。顺道一说,发现线粒体的人也是科利克。

后来的100多年间,许多科学家也在各种不同种类的章鱼身上发现了这样的器官,久而久之就把它称作“科利克器”,简称KO。章鱼身上的KO并不只是胚胎时期的遗留物,在它们出生后,皮肤上还会不断长出新的KO。此前,科学家已经比较详尽地观察过KO在章鱼身上的生长发育过程。但是要说为什么只有胚胎和幼体章鱼才长KO、成年章鱼身上的KO却消失得无影无踪,那还是个谜。

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理事会的科学家们,也对此十分好奇。他们觉得,要解开谜底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这些神秘器官到底有什么用?为此,团队调查了17种处在胚胎时期的章鱼,发现其中15种章鱼都有KO:在这些章鱼胚胎身上,KO几乎是均匀分布在全身。当这些KO全部外翻,看上去就像盛放的蒲公英花海,章鱼身体的表面积会比未翻开时增加大约2/3。科学家相信,这就是解开谜底的关键。

因为,当章鱼皮肤的表面积和表面的粗糙程度发生改变,它们游泳时受到的推力或阻力也会改变。弱小的章鱼幼崽便可利用这一点,在强大的洋流中自处:当数百个KO自由开合时,不论是想搭洋流的顺风车,还是想阻挡洋流冲走自己,章鱼幼崽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节省能耗。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翻出197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文中提到一种奇妙的现象。假如你还记得,KO就是一个一个刚毛簇。

当年的研究团队通过偏振片,观察一簇360°旋转的刚毛,发现在转到与偏振片成45°、135°、-45°和-180°的时候,刚毛簇是亮的;在转到与偏振片成90°、180°、-90°和-180°的时候,刚毛簇却是暗的。有些角度亮,有些角度不亮,这种属性叫做“各向异性”。当光打到这样的物体上,它可以像晶体一样往两个不同的方向折射光线,这叫“双折射”。

如今科学家认为,章鱼幼崽可以利用KO这样的属性,让其他生物看不出它身体的轮廓到底在哪里,通过迷惑敌人实现更好的伪装。团队觉得,这个用途如果真实存在,那就更能解释为何幼年章鱼有KO而成年章鱼无KO。在科学家调查的17种章鱼当中,那些出生时在中层或上层水域浮游、但在接近成年时跑到深海定居的物种,全都拥有KO这种器官。中层和上层水域是相对明亮的世界,而深海是阳光无法到达的地方。

研究人员想到,拥有KO的章鱼幼时可能需要靠操纵光线误导敌人,而成年时住在深海不再需要这种伪装术,就比较合理了。随着幼年章鱼一天天长大,KO的密度也逐渐降低。幼年章鱼当中年纪比较大的那些,身上的KO会被机体分解,随着刚毛脱去,毛囊底部便裸露出来,那是近乎圆形的肌肉残端。当这个“脱发”过程结束的时候,曾经的章鱼幼崽也将变成主宰海洋的成熟生物了。

UUID: 73315dce-64e7-46bd-bff3-a5a51a8f1cc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把科学带回家公众号-pdf2txt/2021/2021-11-05_在长成“海怪”前,它要干掉自己的几百个器官.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