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第四种中微子

作者: 不二北斗

来源: https://theconversation.com/the-hunt-for-sterile-neutrinos-a-new-experiment-has-dashed-hopes-of-an-undiscovered-particle-170369

发布日期: 2021-11-01

本文讨论了中微子的类型及其在物理学标准模型中的地位,特别是关于第四种中微子——惰性中微子的探索。通过介绍历史上的实验和最新的研究结果,文章展示了科学家们在寻找惰性中微子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困惑。

中微子是一种很轻的、难以捉摸的亚原子粒子。1930年,沃尔夫冈·泡利提出存在中微子的假设,以此来解释某些放射性原子在衰变过程中的能量消失。这是一类几乎不与普通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因此探测难度极大。直到1956年,物理学家才通过实验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标准模型描述基本粒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微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无处不在,同时又神秘无比。中微子有三种类型,即电子中微子、μ子中微子和τ子中微子,它们会通过四种基本力中的弱力和引力与物质相互作用。当中微子在空间中传播时,会发生相当有趣的事情,它们会从一种味转化成另一种味,这种过程被称为“中微子振荡”。

1993年,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液体闪烁中微子探测器实验发现了令人困惑的中微子探测结果。测量中微子振荡的实验通常着眼于查看在特定情况下,某种特定类型的中微子会出现多少,或消失多少。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地下深处运行的液体闪烁中微子探测器实验中,科学家看到了比预期更多的电子中微子。对于这种异常现象,大多数解释都提出可能存在第四种类型的中微子,即所谓的“惰性中微子”。

2018年,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MiniBooNE实验终于探测到了与LSND实验大体上相一致的结果。在LSND和MiniBooNE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相对较短的距离发射一束μ子中微子,然后测量在另一端探测到的电子中微子的数量。物理学家知道,在这样的距离内,μ子中微子不能直接振荡成电子中微子。但如果一些μ子中微子变成非常轻的惰性中微子,再变成电子中微子,就能够解释实验中观测到的这些额外的电子中微子了。

这就是惰性中微子假说。

现在,一项新的研究结果为许多期待发现惰性中微子的科学家带来了令人失望的消息。在Fermilab展开的一项名为MicroBooNE的新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新的结果与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一致,即只存在三种中微子,不多也不少,并没有惰性中微子存在的迹象。

MicroBooNE实验是专门为了追踪中微子的这种异常现象而设计的,它是一个重达170吨的中微子探测器,自2015年以来便一直在运行。实验涉及到多种不同的相互作用类型,进行实验的研究人员采用的是非常尖端的技术来记录中微子事件的精确3D图像。

他们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具有非常高的置信度的结果,但所有的这些结果都表明,没有发现额外的电子中微子的迹象。这使许多物理学家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早期实验所观察到的异常结果?

UUID: a05bfa9a-d766-4c8f-860e-8ddf24337de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原理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11-01_寻找第四种中微子.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