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宿敌,它已经跟柑橘杠了两百年

作者: 李庭

来源: 科学大院

发布日期: 2021-10-26

柑橘黄龙病是一种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病害,自18世纪以来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暴发,严重影响柑橘产业。黄龙病具有高度传染性,病树叶片和果实会出现典型症状,如黄化和“红鼻子”果。目前,科学界尚未找到彻底根治黄龙病的方法,主要原因在于病原菌难以纯培养和病害的系统性。黄龙病的传播主要依赖木虱,因此防控措施包括加强检疫、使用无病苗木、严防木虱和及时清除感病树木。

说来奇怪,在与这个“罪犯”斗争的两百多年间,人类始终无法找到彻底灭杀它的方法,这使得它一直逍遥法外,成为了人类不共戴天的“宿敌”。这个“罪犯”,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柑橘黄龙病。

九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农业农村局发布紧急通知,通知称当前桂林市柑橘黄龙病发病率已经达到4.5%,远超过1%的安全生产临界点,木虱在果园内随处可以见,部分地方达到爆发程度,虫口密度达到我市种植柑橘历史上新高。通知要求本市各地制定黄龙病集中防控方案、分解任务、培训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果农、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并组织种植户全面自查和排查,严格防止柑橘黄龙病继续大面积爆发,对全市柑橘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黄龙病又叫做柑橘黄梢病和青果病,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病原菌属于韧皮部杆菌属。该病最早于18世纪在印度率先被记载,随后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暴发,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遏制柑橘产业发展的头号元凶。黄龙病极具传染性,当一棵柑橘树染病后,能够迅速传播整个果园。

发病植株叶片的首先会出现典型的黄化,常见黄化一般是从叶脉附近开始褪绿,扩散成黄绿相间的斑驳,严重时整张叶片都会呈现均匀的黄化。除此之外,果实也会出现症状,如幼果畸形,易落果。同时,还容易出现“红鼻子”果,即成熟期的果只有果蒂周围是红色,其他果皮仍是绿色,味道酸涩且汁少,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控制,受感染的病树会逐渐衰亡,失去经济价值。

黄龙病的第一招“杀手锏”是离橘难生。黄龙病是由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家能够真正的将黄龙病病原菌纯培养出来,以致无法完成柯赫氏法则。无法培养纯的黄龙病病原菌,那么针对其进行的许多生理生化实验将无法展开,也无法对黄龙病进行更多的药性测试,得到的致病机理十分有限。如今黄龙病病原菌的培养问题仍然是个世界性难题,这也使黄龙病的深入研究更为困难。

黄龙病的第二招“杀手锏”是整树发病。黄龙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害,全株包括根茎叶花朵果实等都有病原菌,而且聚集在韧皮部。由于药剂在进入病树韧皮部前有效成分会不断水解、流失、降解,最后能进入韧皮部的有效物质已十分微量,根本无法全面抑制病原菌,因此化学防治也十分困难。

黄龙病之所以嚣张肆虐,除了难培养和系统性发病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黄龙病拥有许多“空军部队”——木虱,这些木虱喜欢吃柑橘树的嫩梢嫩苗,如果果园因为检疫不到位,种植有带病苗木,那么木虱在嫩梢取食后,体内就会携带大量的黄龙病病原,对健康柑橘树拥有极大的威胁性。

防治柑橘黄龙病关键在于种植无病苗木,国家和育苗企业要加强检疫力度,对于育成的苗需经生物学测定、血清学测定和电镜检查等鉴定证明是可靠无病的,方可作为无病苗使用。果农需要到有各项检疫手续的正规公司购买疫苗,切莫贪小便宜,以免买到有病苗木。

木虱作为黄龙病的重要传播载体,其控制是防治黄龙病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强园区木虱动态监控,规划柑桔木虱和黄龙病防控区域,对每个防控区域实行统防统治,统一行动,统一时间、统一用药、统一方法措施,全面防治柑桔木虱。日常管理中,在田间采取挂放诱虫板和诱虫灯等物理防治措施,加强防御。

黄龙病具有传染性,每一棵感病树木都能成为传染源,果农需要加强园区巡视和日常管理。当确认有感病树木后,需要第一时间对感病树木喷施杀木虱农药,过后将感病树木整株挖出,进行统一销毁,随后对病树周围的树木喷施杀虫剂杀灭木虱,防止带病木虱漏网逃窜,留下隐患。

UUID: 394c077a-2c7c-41e1-a5e0-fef9bba6db9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科学大院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10-26_作为宿敌,它已经跟柑橘杠了两百年.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