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才不久,“下半年最强寒潮”就席卷而来。北方多地刷出历史同期最低气温,北京南郊观象台站更是刷新了1969年来十月中旬最低纪录。如此迅猛的降温,让人想大喊救命,那么如何科学地穿衣保命呢?
翻看衣柜里的冬装,妈妈的秋裤……羊毛衫、摇粒绒、羽绒服,仿佛还是不能抵消窗外冷风带来的寒意。打开购物app,各种冬装广告铺天盖地而来,各种号称保温的黑科技名词如同一套套组合拳打过来。那么,如何识破形形色色的套路,鉴别出真正保暖性能优良的冬季装备呢?
破除迷思,越厚不一定越暖。人类作为恒温动物,达到热舒适性最基本的条件是维持人体热平衡,即自身产生的热量和向环境散失的热量之间能量交换的平衡。当气温较低的时候,我们新陈代谢产生的能量会向环境耗散,如果服装的保暖性差,人体就会散热过多,产生热亏损,导致体温下降。
在人类漫长的服装发展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当前一样拥有这么多选择。除了天然材料,例如棉、麻、丝、毛皮、羽绒等等,人工合成的纤维在纺织品中的占比也在不断增大。衣物材质的进化史,不仅是丰富衣物色彩的过程,还是提升衣物保暖性能的过程。对于冬服而言,人们往往在这些材质的基础上,选择厚度较高的产品,仿佛厚度和暖和之间有某种神秘的联系。然而,材质的选择相较于厚度,往往更为重要。
穿得厚并不一定意味着保暖。棉花和羊毛都是较轻较细、中空度较高的纤维,在透气保暖方面性能优异。而原料是聚酯纤维(polyester),经多道复杂工序加工处理而成的摇粒绒,可以说在各方面模仿了羊毛,不仅质地轻盈,其御寒能力更是羊毛和棉花的2-4倍。羽绒自不必说,作为一种来源于鸭或者鹅等水禽动物的天然蛋白质,在保暖材料中绝对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热导率,保暖的终极奥义。热导率是单位面积、长度的材料在单位温差下和单位时间内直接传导的热量。关于热导率,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小时候的一道物理题,即触摸同样温度的铁块和木头,会觉得铁块更冷一些,这就是因为铁的热导率比木头高,而并不是二者温度不同。因此,冬服材质的热导率一般都比较低,其中羽绒的热导率更是低于棉花和羊毛。
总之,哪种材料具有固定静止空气层的能力,哪种材料便在保温候选中占有一席之地。选对衣服,让你在冰天雪地里肆意玩耍。那么,是不是空气层越厚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空气层厚度非常低的时候,保暖性也很低;空气层厚度超过一定值以后,保暖性又会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太多的空气会开始流动,形成热对流,增加了散失的热量。
综合来说,衡量服装或保暖材料保暖性能的指标可以采用一般是克罗值(clo)来表示。克罗值越高,表明隔热能力越强,保暖效果越好。以某吸湿发热保暖内衣系列而言,三个级别(普通款、倍舒暖、高舒暖)的克罗值分别为0.193、0.236、0.349,而服装表面滞留空气层的克罗值为0.78。
对于在冬天如何选择保暖效果好的服装,这里就有了一个大致的通用原则:第一,选择天然羊毛或人工聚酯类纤维的衣物,这些衣物制作冬服确实有先天的优势,即材质本身的热导率比较低。在选择羽绒服的时候,鹅绒绒朵相较鸭绒绒朵较大,能固定更多的静止空气,保温性能会得到提升;第二,一定厚度的衣物是保暖的前提,毕竟厚度的增加会降低热量的传导。
即使臃肿一些,但穿得厚仍然是最朴素的保温方法;第三,多重衣物叠穿,是增加空气层的好办法,但请记住要增加静止空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