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关注生物多样性价值的主流化?
2021年3月,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纳入最新的国际统计标准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生态系统核算(SEEA-EA)之中,该标准是否有机会在即将开始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占据一席之地?《知识分子》特邀GEP概念的提出者之一、跟随生物多样性国际进程三十余年的朱春全博士,阐述其艰难的主流化之旅。
人类的生存和良好生活离不开自然。自然对人类的大多数贡献是不能被完全替代,甚至,有些是完全不可替代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崩溃是全球影响最大和最有可能发生的五大风险之一。
目前,全球约有100万动植物物种因人类活动而面临灭绝的风险,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过去千万年平均速度的数十甚至数百倍,且有不断加速的趋势。同时,全球75%的陆地表面发生了巨大改变,66%的海域正累积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85%以上的湿地面积已经丧失,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内的多样性、物种间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都在恶化。
如何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实现自然受益的转型发展,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2010年达成的2011-2020年20个“爱知目标”中,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被列为目标1和2,而全球正在昆明讨论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则把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列为行动目标14和15。
2021年3月,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五十二届会议通过了《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生态系统核算》(SEEA-EA),以一致的标准从物质和货币角度衡量生态系统的范围、状况和服务,明确了生态系统对经济和福祉的贡献。
这一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把环境的负外部性纳入国民经济核算(GDP)并考虑自然资源的盈余或亏缺,成为中国“绿色GDP”核算的基础。
中国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开展了绿色GDP、中国森林资源核算、自然资产与GEP核算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英国则提出了“生物多样性经济学-达斯古普塔报告”,由英国财政部提供资金支持,探讨如何在经济学中考虑人类最为珍贵的自然资本。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在于,由于大部分自然商品和服务都可以免费获得,因此自然对社会的价值,及其各种商品和服务的真正价值并未体现在市场价格上。
这些特点意味着我们很难追踪和描述人类行为对自己和他人、包括我们后代的影响。因此,仅靠市场机制没有办法避免对生态系统的过度利用,需要同时为自然资本的使用设置基于科学依据的数量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