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学要闻

作者: 王怡博、二七、孙琳钰、韩佳桐、马一瑗、谢汝雨

来源: 环球科学

发布日期: 2021-10-15

本文报道了北极“最后冰区”发现巨大冰裂缝、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发射成功、美国塔夫茨大学的食物营养分析系统、电针灸治疗炎症的研究、围绕白矮星的气态巨行星的发现、分娩方式选择受先前经验影响的研究以及全球新冠疫情最新数据。

近日,科学家在北极“最后冰区”发现了一个巨大裂缝,其面积可达3000平方千米。该研究发表于《地球物理通讯》,研究认为可能是持续的强风将海冰向两侧吹开,从而形成了开阔水域(被称为冰间湖,polynya)。格陵兰岛北岸海域长期覆盖厚厚的冰层,被称为“最后冰区”,其中,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以北覆盖着北极最古老、最厚的冰层,被气候学家认为是全球变暖下海冰的“最后防线”。

此前在这里从未发现过冰间湖,然而本研究回顾了该区域在过去几十年间的海冰图像和大气数据,不仅首次识别出了巨大的冰间湖,还认为这里在1988年和2004年可能都曾出现冰间湖,但并未得到注意。10月1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太阳对地球演化和人类文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开展太阳探测活动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Hα是研究太阳活动时最好的谱线之一,通过对该谱线的数据分析,可获得太阳爆发时的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羲和号”(全称是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运行于高度为517公里、倾角98度的太阳同步轨道,该轨道将经过地球的南北极,能够24小时连续地对太阳进行观测。而且与传统卫星平台相比,“羲和号”卫星平台的指向精度、姿态稳定度均提高了2个数量级。

除了将“羲和号”主星成功发射外,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还要搭载10颗小卫星并将其发射入轨。在太阳探测上的首次突破,有利于提升我国空间观测技术水平,以及后续太阳探测计划的开展。最近,美国塔夫茨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食品的营养数据库,构建了一套食物营养分析系统——“食品指南”(Food Compass),对美国居民消费的8032种各类食品(包括饮料、混合型食品)的健康程度进行了评估和排行。

该研究已发表于《自然·食物》。“食品指南”系统考察了食品在9个健康相关方面的共54个指标(这些指标与肥胖、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以及营养不良的风险有关),将食品按健康程度由低到高从1到100打分。指南推荐多食用70分以上的食品,适量食用31~69分的食品,而30分以下的食品则应尽量少食用。

主要的食品品类的平均分为43.2,其中平均分最低的品类为小吃和甜品(16.4),最高的为蔬菜(69.1)、水果(73.9)和豆、坚果及种子(78.6)。此外,不同类型的饮料平均分从27.6(含糖苏打水)至67(纯蔬果汁)不等;牛肉类的平均分为24.9,而海鲜则为67。研究人员表示,该指南会根据科学研究不断更新,将更多相关属性纳入其中,他们也希望这一系统能有助于推广健康饮食。

电针灸的有效性缺乏现代医学理论支撑。近期,哈佛大学教授马秋富和国内多位中医药研究人员合作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用电针灸刺激小鼠的“足三里“穴位,成功降低了脓毒血症的死亡率。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方法的神经科学基础,在小鼠炎症模型中,科学家用光遗传学手段激活其“足三里”穴位处特异性表达PROKR2蛋白的神经元。这些感觉神经纤维分布在下肢骨周围的筋膜中,但在肌肉中分布较少。

神经元接受刺激后将后肢感觉信息上传到脊髓和大脑的特定区域。在低强度刺激下,神经系统中的迷走神经-肾上腺环路被激活,释放儿茶酚胺类抗炎物质。在高强度刺激下则不然。这一工作揭开了“足三里”穴位介导的抗炎通路,为临床上优化电灸治疗强度和位置,提供了神经解剖学理论基础。中低质量的恒星在氢聚变反应结束以后,会膨胀成为一颗红巨星。红巨星的外层极不稳定,最终会爆发,残留下来的内核就是白矮星。

有理论表明,如果一颗行星沿类似木星的轨道环绕小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运行,则该行星可以从其主恒星的红巨星爆发中幸存。但此前尚未观察到这样的行星。近日,发表在《自然》的一项研究公布了这种行星的实例。

研究人员利用Keck天文台的近红外观测,在编号为MOA-2010-BLG-477Lb12的微透镜事件中发现了一颗约0.5倍太阳质量的白矮星,和绕其运行的一颗约1.4倍木星质量的行星,二者相距约2.8个天文单位。研究人员推测,该行星与其主恒星同时形成,并在恒星核心停止氢聚变之后幸存下来。研究人员表示,这项发现支持了一种预测,即超过半数的白矮星有类似的行星伴生。

产科医生通常是在高压下决定孕妇的分娩方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采取剖宫产还是经阴道分娩,会对不同的产妇和新生儿带来不同的影响。一项发表于《科学》的新研究发现,医生的决策存在启发式因素,即会通过直觉和经验指导决策。若上一位产妇在一种分娩方式中出现了并发症,产科医生会更倾向于为下一位产妇选择另一种分娩方式。

研究者从两家医院中收集了跨度21年、由231位医生记录的86345个分娩记录,并关注其中出现的并发症,如梗阻性分娩、产后出血、脐带并发症和产科创伤等。经统计学分析,前一次剖宫产的产妇如出现并发症,医生们为下一位产妇选择经阴道分娩的可能性会增加0.6%~2.4%,最终采取经阴道分娩的概率会提高3.4%。

反之,若经阴道分娩不顺利,医生们为下一位产妇实行剖宫产的倾向会提高0.1%~1.1%,最终剖宫产的概率则提高3.6%。研究者表示,这部分倾向与临床证据无关,应在以后的产科决策中加以避免,以最大限度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截至北京时间10月15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239578829例,死亡病例4881244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的消息,10月1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云南3例,天津2例,河南2例,上海1例,广西1例,陕西1例),含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天津1例,云南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2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9例(境外输入7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70例(境外输入358例)。截至2021年10月1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2550.4万剂次。

UUID: 7a4d655d-82b7-4353-9417-a58a562d7fd6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环球科学公众号-pdf2txt/2021/2021-10-15_北极“最后冰区”出现巨大冰裂缝,面积可达3000平方千米环球科学要闻.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