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科学研究结果,无论是否接受了其他研究的证伪和证实,都只能看作是对真相的无限接近,而非完全揭示了真相。由于伦理限制,很多生命科学研究只能以动物为实验对象,这就给拼接人类生命的全貌图带来了更大的局限性,因为一些动物的生命机理并不能简单推论到人。尤其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科学还原真相和事物本质规律的局限性几乎无处不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刚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和小鼠的大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是不一样的。与人类相比,小鼠的星形胶质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抵抗力更强。氧化应激具有破坏性,这是许多神经疾病背后的机制。人类与小鼠的差异对研发治疗大脑及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症等)的药物形成了障碍,有90%以上的新药研发以失败告终。
研究发现,小鼠的星形胶质细胞似乎比人类的星形胶质细胞更有活力,功能更强。缺氧造成的细胞损伤可以令小鼠的星形胶质细胞触发分子修复机制(这是一种氧化应激机制),但人类的星形胶质细胞没有这种修复机制。由于星形胶质细胞的差异,一些针对大脑疾病的药物对小鼠有效,但对人类不起作用,因此大部分针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药物难以获得成功。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22种肿瘤类型进行研究,使用基因组图谱数据作为基线,比较了全世界实验室中生长的657个癌细胞系、415个异种移植物、26个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和131个类肿瘤细胞的核糖核酸(RNA)表达数据。
研究者发现,在他们已经测试的5种肿瘤类型中,有4种(包括乳腺癌、肺癌和卵巢癌)基因工程小鼠的癌细胞与类肿瘤细胞的基因序列关联最紧密,但是与培养皿中生长的人类癌细胞在基因上差异最大。
不仅动物大脑细胞与人脑的细胞有差异,其他感觉细胞也有差异。比如,小鼠的视觉细胞与人类不同,二者感知的自然世界也有极大差异。即便是针对人体的实验研究,活体与死亡后的组织细胞也不一样。过去人们认为,人死亡后,大脑中的神经细胞也与其他组织器官一样停止了新陈代谢。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人脑中的神经胶质细胞实际上会更加活跃,就像是“僵尸细胞”,会提升基因表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