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死后更容易被人铭记?

作者: 李诗源

来源: 环球科学

发布日期: 2021-10-09

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大量数据,研究了公众人物去世后在媒体中的提及频率变化,揭示了哪些人死后更容易被人铭记。研究发现,公众人物去世后短期内提及频率大幅增加,随后逐渐回落,长期来看提及频率仍有所增加。研究还根据提及频率的变化轨迹将公众人物分为四类,并探讨了不同因素对死后关注度的影响。

你是否还记得,新闻、朋友圈、微博上时不时出现的名人去世消息,常常会引发人们的热议?事实上,公众人物的去世引起关注,是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现象。但是,什么样的人在死后被人们关注、讨论得最多,最为人们所铭记?借助便捷的互联网和大量的数据,科学家们想要揭开人类社会的这张神秘面纱。

在电影《天堂电影院》中,小镇上的老电影放映师阿尔弗雷多去世时,镇上的居民们纷纷聚集到街头送葬。

在一个电影还远未像今天普及的年代,镇上唯一的电影放映师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称得上是镇上人人皆知的“公众人物”。而在现实生活中,在更大的范围内,公众人物的去世也常常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响。1885年,大文豪维克多·雨果死于肺炎,法国举国哀悼。从凯旋门到雨果下葬的先贤祠,超过200万民众聚集到巴黎街头为他送葬。

100多年后,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已触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袁隆平、姚贝娜、科比等人物的去世,都在现实和虚拟世界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在新浪微博上,相关话题引发了超过十亿次的阅读和超过百万次的讨论。

事实上,这种对公众人物离世的公开悼念古已有之。古埃及人和玛雅人会建造巨大的墓碑,敬奉死去的王室成员;而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则会组织大型的葬礼,以悼念诗人和战争中的英雄。1925年,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莫里斯·阿尔布瓦克斯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用来研究群体性和社会性的记忆和遗忘过程。几十年来,集体记忆已经脱离了纯粹纸面的理论构建,成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可以进行经验研究的现象。

罗伯特·韦斯特是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的一名数据科学家,他一直对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各种有用信息很感兴趣,而这次他思考的是与“死亡”相关的问题。无独有偶,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尤雷·莱斯科韦茨和计算语言学家克里斯托弗·波茨也对此产生了兴趣。三位科学家群策群力,尝试回答那个古老的问题:哪些人死后更容易被人铭记?一项最近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就是他们给出的回答。

与古代人们通常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来塑造集体记忆不同,在现代社会里,媒体对集体记忆的塑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每天,洪水般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上的新闻资讯、社交媒体,涌入我们的生活。这些海量的数据,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得益于互联网上的大型数据库和数据获取服务,科学家们获取了大量与已故公众人物有关的英语媒体素材,数据总量达到约40TB——足以填满几十块普通家用电脑的硬盘。

这些素材的时间跨度超过5年(2009年6月-2014年9月),主要包括两类媒体的内容:每天数十万篇来自主流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及每天数千万条来自国外大型社交媒体推特的推文。经过一系列筛选,最终有2362名在此期间死亡的公众人物被纳入分析。

为了用这些数据体现每一个公众人物死后被社会“铭记”的程度,科学家们定义了“提及频率”,这个概念的定义很简单:在某一天,文字中提到某个人的文档数量占当天文档总数的比例,就是这个人在这一天的提及频率。某个人在死前360~30天期间的提及频率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值;而死亡后0~29天期间的最高提及频率相较基准值的增幅、死亡后30~360天期间的平均提及频率相较基准值的增幅,则分别作为短期增幅和长期增幅。

公众人物的去世常常是大新闻,会掀起一番波澜,但是人们的反应到底会有多大呢?平均来看,在这些公众人物死亡后短时间内,他们在新闻中的提及频率增长了超过80倍,而在推特中则超过210倍。极端情况则更为惊人:在新闻中最多有人提及频率增长超过16000倍,在推特中则接近10万倍!不过,这种短时间内的暴增主要出现在人物死亡当天和次日,随后提及频率会陡降,大约1个月后降幅趋于平缓,逐渐回复到接近死前的基准水平。

长期来看,这些人物死后在两类媒体中的提及频率都会增加1倍左右。在死亡事件后365天,即1周年时,提及频率又会出现小幅的突增。

这种大事件发生后短时间内受到大量关注、随后关注度急剧下降的情况,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其影响可能不止于媒体,还可能会“波及”市场。加拿大和美国的学者就曾发现,在名人死后,与其相关的纪念品的在线拍卖交易会变得异常火爆。

粉丝们对纪念品的需求会急剧上涨,而卖家们也会作出疾速响应,增加相关商品的供应量以满足需求。不过,这种消费行为的高峰多数情况下出现在死亡事件当天,有的时候仅仅在人物死讯公布后几分钟市场就已经作出反应;在2周内,这种需求就会回落。

总体上看,公众人物死亡前后在媒体中的提及频率的变化,大致遵循“平稳-突增-突降-平稳-小增-回落”的规律,但未必所有人的情况都完全相同。

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科学家们发现可以按照这一变化轨迹将不同人物分成4类。最常见的一类人物占60%左右,他们在死前的提及频率,以及死后的短期、长期增幅,都与总体的平均水平相当。在媒体关注度上,他们属于公众人物里的“普通人”,他们的去世就像一个“光点”一样,并未掀起特别大的波澜。

而最稀有的一类人物只占不到5%,属于公众人物中的“精英”——在死前极受欢迎、提及频率极高,但死后提及频率的短期增幅只略高于总体平均水平,而长期增幅甚至低于总体平均水平,呈现“衰减”之势。与之相反,另一类人物在死前较受欢迎,死后提及频率的短期增幅高于总体水平,长期增幅则更高,呈现“上升”态势。这一类人物约占10%。除此之外,还有大约1/4的人物走得非常“平静”。

他们在死前和死后长期提及频率都属于平均水平,而且在死亡后短时间内,几乎没有获得大家的额外关注。

事实上,对公众人物之死的研究并不新鲜。不过,以往的研究大多只关注少数非常著名、有影响力的名人,或者是并未追踪从死亡即刻起社会关注情况的动态变化过程,而这项研究扩展到了很多不是那么“知名”的公众人物,并且较为完整地关注了他们死亡前后1年内受媒体关注的变化轨迹。

虽然媒体的关注并不能完全反映集体记忆,互联网的记忆也不能等同于社会的记忆,但这项研究的方法却有可借鉴之处,未来的研究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利用更多样化的数据,将关注扩展到更广的人群,甚至是普通人。

除此之外,这项研究在试图回答那个古老的问题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待解之谜。与10年前那个移动互联网尚处萌芽阶段的时代相比,如今的互联网生态、人们的互联网使用行为或许已有不小的差异。

那么在如今的背景下,互联网所承载的集体记忆,是否还和本项研究所揭示的有相似的特点?另外,在英语之外的语境中,社会文化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人们对公众人物去世的反应与英语媒体所呈现的不同。例如,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社交媒体百花齐放的中国,人们所铭记的又是哪些人呢?当然,无论问题的最终答案如何,大部分人都不是公众人物,终将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死后无论是被铭记还是被淡忘,于死者而言都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活着的时光,才是最为宝贵的。

UUID: a9b2f931-3609-43e0-9b31-1463af6b3bb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环球科学公众号-pdf2txt/2021/2021-10-09_哪些人死后更容易被人铭记?.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