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人水果的背后,暗藏着怎样的危险

作者: 鞠鹏、张凌

来源: 科学大院

发布日期: 2021-10-08

文章探讨了水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包括过敏反应、有毒成分以及误食野生植物的风险,提醒人们在享受水果的同时要注意安全。

回想一下,你的生活中是不是有这样一些看似平平无奇,细思却又默默担忧的画面隐隐浮现:吃多了荔枝会头晕眼花、发冷冒汗;拿着芒果感觉脸上麻酥酥的,吃下去后变成香肠嘴(肿胀)或喉咙发痒;咬破樱桃核或者桃核会闻到一股不悦的味道;艳丽的水果往往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偶尔听说小朋友吃野生“桑椹”中毒。OMG,水果危险?还能不能快乐地吃水果了?赶紧开瓶果汁压压惊。

各位看官休慌,现在我们食用的水果都是我们祖先经过持续数万年的选择和数千年的驯化、培育得到的,基本安全可靠。但毕竟他们在驯化种植这些水果时的场景与今天不同,或者说只是一种投入与产出平衡的结果,并非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小风险。尽管如此,我们今天有这样丰富多样的水果可以选择,还得感谢他们为此所做的努力,在此只是探索一些其中的“趣闻”并引以为戒罢了。

1. 荔枝虽好,不可贪嘴多吃。

中国水果界“一哥”当属荔枝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明皇和杨贵妃这对千古CP成为了荔枝的形象代言人,荔枝也成了奢华的象征和爱情的“信物”;加之宋朝顶级“美食猎人”苏轼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更是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词。但如果他们拥有了现在的化学和医学知识,不知是否会以别样的诗篇来描述荔枝呢?荔枝的果肉本身可能就是个“问题”。

我们食用的荔枝的“果肉”其实是荔枝的肉质假种皮,这“果肉”和被它包裹的种子中含有两种结构类似的化学成分降血糖氨酸A(hypoglycin A)和亚甲环丙基甘氨酸(MCPG),它们都能引起类似“低血糖”的症状,甚至会诱发儿童的低血糖性的脑部疾病。

2. 菠萝虽甜,别忘放盐。要论吃水果过敏令人受伤的,首屈一指的就数菠萝了。

初入口尝鲜的人常会被它甜美多汁的热带风味所吸引,但要不了几口下肚,就会觉得口舌像针扎,喉咙发紧,甚至呼吸急促,这便是“菠萝过敏症”了。

菠萝中本来就含有致敏的抑制蛋白(profilin)和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容易造成部分人群食用后产生过敏反应;而它的菠萝蛋白酶(多组分的酶系,混合物)又可以使胃肠黏膜的通透性增加,使一些往常不易被吸收的大分子蛋白进入血液,加速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过分应答,进而引发口舌发麻、皮疹、呼吸困难等较为严重的过敏症状。

3. 芒果诱人,也得量力而食。

能使人过敏“中毒”的水果,除了菠萝就数芒果了。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名鼎鼎的芒果居然是漆树科的植物。对,没错,和那个能分泌乳汁并被用来做“油漆”的漆树是同一个大家族。漆树的乳汁中含有致敏性极强的名为“漆酚”(多烷基邻苯二酚)的一类化学成分,会引起皮肤瘙痒、肿痛、甚至出现水泡性皮疹,这让漆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危险植物”。

这个大家族另一闻名遐迩的植物则是腰果,不过我们食用的部分是已经被烘烤和剥离外壳的种子,而对人体有致敏作用的则是它外壳中这类多烷基间苯二酚成分。

4. 杏子美味,杏仁除外。作为一种古老的水果,杏原产于中国新疆和吉尔吉斯斯坦,并在约5000年前被驯化为农作物。作为蔷薇科植物中重要的食用水果,杏竟然暗藏着一种有毒物——氰苷,只是它并非含在果肉中,而是含在坚韧内果皮包裹的果仁中(杏仁)。其实,蔷薇家族的苹果、樱桃、桃等水果均有这样的问题,这也是当我们不小心咬破种子后,丝丝苦味和异常气味的来源。

写到这里,各位看官一定心里拔凉一片,随手数来,这“危险的水果还真不少啊。既然这样我们就不隐瞒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水果只是冰山一角,水果中的各种蛋白才是令人胆寒的存在。苹果、桃、杏、草莓、猕猴桃、梨、芒果、菠萝、香蕉、杨梅,这长长的名单里出现了很多我们熟悉的身影,它们体内含有的的PR-14脂质转移蛋白、PR-5类甜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等各种蛋白成为了威胁人类的致敏原。

水果有毒,可能是因为人类眼神不好。除了水果本身的危险毒性外,对水果的误认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风险。比如马桑,一种不是水果的“水果”。由于它成熟以后紫红的颜色和看上去鲜甜多汁的外形,常常被不知道的小朋友们误认为是野生“桑葚”——虽然它们之间完全没有关系,连远亲都算不上。马桑果成熟时,它的花瓣会变得肥厚多汁,发育成“浆果”的样子。

这种非光滑有“棱角”的表面看起来和桑葚表面的“颗粒状”有点类似,加之颜色紫红,因而常被人误解。

微生物:水果世界隐秘危险的主宰。水果经过人类几万年的“选择”,尽管看起来都是安全可口的,但它们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在人类喜爱它们糖分丰富、香甜多汁的同时,微生物们也喜欢。像我们常吃的苹果果实,据统计容易感染多达81种的病原微生物,真是“皎皎者易污”啊。

微生物和人类赛跑,在这些水果上抢占繁衍的资源,同时也代谢出致命的产物。各种霉菌代谢出来的五花八门、性质各异的产物,如青霉分泌的青霉素,黄曲霉分泌的黄曲霉素;它们拼命寻找着水果的“防御漏洞”,一旦成功便大肆入侵。

水果代餐:营养大厦的崩塌。“水果代餐”,这是近些年流行起来的减肥妙招。

但用高含糖量、低脂肪的水果代餐,可能是一种破坏了均衡饮食的做法,毕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构成了我们肌体的大厦,它们看似不起眼,却是大厦的钢筋、水泥、沙石。若是为了让大厦看起来更加秀美,去掉它们,敷上各类涂料,长久以往似有崩塌之险。比如有人以水果代餐导致体内血糖太高,从而引发的“头晕、口干、恶心”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是对我们的警示。

猛然回首,我们又突然困惑了:我们的那群生活在树上以水果、植物枝叶为食的祖先们,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如今以谷物为主食的呢?他们、我们、水果、和谷物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数万年选择留下的这道谜题,谜底依旧在等待着我们去揭开。

UUID: 5d4cb0ad-c701-418f-b1f1-d95cd932f0d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科学大院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10-08_诱人水果的背后,暗藏着怎样的危险植物演义.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8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