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本亚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大卫·麦克米伦(David W.C. MacMillan)。我们搜到了这两位诺奖得主的实验室日常,发现这俩的团队氛围都太欢乐了,堪称是“导师看了会沉默,学生看了会流泪”的实验室。
麦克米伦:和学生相爱相杀。不让学生开心的老板不是好老板。很多化学专业的学生已经很难赚到钱了,再不开心点就更惨了。
大卫·麦克米伦深知这一点,因为他自己走上化学道路也比较歪打正着。18岁那年,麦克米伦考上格拉斯哥大学物理专业,但因为物理系教学楼冷气太足把他冻着了,他就转到了暖和得多的化学系教室。物理学界因此痛失一位天才学者。在实验室的推特上,麦克米伦的大部分照片都在喝酒。在普林斯顿大学,麦克米伦的实验室也许不是最高产的,但绝对是最喜欢团建的。他们日常占领学校附近的酒吧,一个散伙饭吃到惊天动地。
麦克米伦的学生毕业时也惊天动地,他们会戴着老虎耳朵和老虎尾巴,在答辩教室里开香槟打靶,嘣嘣声不绝于耳。在毕业时,学生们会送给麦克米伦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这张油画。他们把拿破仑的脸换成了麦克米伦的,并且配文:“这幅画忠实反映了您的自我意识。”或者是两块朴素的吐司面包,上面烙上了麦克米伦的脸。甚至在麦克米伦生日时,学生还给他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年纪大一岁,喘气短一年,生日快乐大卫!
”实验室推特的关注人数达到4000那天,大家欢天喜地发推特庆祝,麦克米伦闻讯立马取关了实验室,让关注人数重回3999。麦克米伦虽然和学生们相爱相杀,但像每个老父亲一样,他默默守护着学生们的幸福。“我真诚地对我的学生们说,去做你们想做的事,而不是别人让你们去做的事。”麦克米伦说,“还有一点,尽管大家都会建议你们研究时步子别迈太大,但只有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在达成目标时才更激动、更有成就感。”
利斯特:会倒立的化学家。另一位诺奖得主本亚明·利斯特,他的实验室看起来也非常欢乐。他是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的主任,昨晚诺贝尔奖颁布的时候,利斯特正在外度假,实验室的同学们第一时间视频联线了他,举杯庆祝。和麦克米伦的实验室一样,利斯特实验室的推特上,酒也频频出现。
利斯特不仅会给大家演示清酒的制作、在酒吧里将分子画在啤酒垫上,甚至在个人资料页上,利斯特在“最爱的饮品”一栏写的是1990 Château Latour,这是一款单价约6500人民币的红酒。利斯特实验室的博士生毕业时,统统都要“戴高帽”。利斯特所在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大多数学生毕业时都会戴一顶DIY的“个性毕业帽”。
但利斯特实验室的毕业帽都非非非非常高,帽身部分贴满了毕业生的生活照片剪影;而帽檐和帽顶,则摆上了与每个毕业生自己相关的物品:化学试剂瓶、玩偶、国旗……最瞩目的是帽子顶部的数字蜡烛。这里的数字并不是代表毕业生时的年纪,而是毕业的顺序,比如下图右边的这位学生,便是实验室的第22位博士毕业生。如果你见到利斯特,不仅可以跟他讨论化学,还能和他聊聊瑜伽。
在某次采访中,利斯特提到,自己几乎每天都是做了瑜伽才来实验室的。为了展示,他还破例在实验室里进行了一次瑜伽演示——包括倒立。利斯特被他的同学形容为“一个快乐又开明的人”。他的实验室氛围轻松,学生也有自主权。利斯特自己也说:“在我的经验里,创造力并非是从注意力和压力中产生的。只有在放松的时候,你的想法才会流动。”他对孩子也是如此。
在一次采访中,利斯特是这么说的:“即使你只有12岁,只要你觉得吃10块巧克力是好事,那你就去干吧,我对你有充分的信心,我唯一的建议就是:我不会这么干。”利斯特的实验室,为什么会拥有这么轻松的氛围呢?这或许跟他从天灾里死里逃生的经历有关:2004年,他和家人在泰国度假的时候,遭遇了印度洋大海啸。30多万人在此罹难或失踪,而利斯特全家幸运地活了下来。从灾难后幸存的六个月,利斯特成为了马普所的主任。
这种大起大落改变了利斯特的价值观,从此他的心中只剩下了对世间的感激。与麦克米伦误打误撞进入化学系不同,利斯特拥有了“家族加成”:他的曾曾祖父雅各布·沃尔哈德(Jacob Volhard)就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利斯特从小就听曾曾祖父的故事,这是他的化学启蒙之一。
有人问他最喜欢的化学反应是什么,利斯特说是赫尔-乌尔哈-泽林斯基(Hell-Volhard-Zelinsky)反应——这是他的曾曾祖父改良过的一个化学反应。利斯特并不是家族中的第一位诺奖得主。他的一个阿姨、同时也是这位曾曾祖父的孙辈——克里斯蒂安·纽斯莱茵-沃尔哈德(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在199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研究的是果蝇的胚胎发育,在获奖9年后,这位生物学家拿出全部的奖金,成立了帮助女科学家的基金。有这样的家学渊源,利斯特进入学术界并不奇怪。可能是受曾曾祖父故事的熏陶,利斯特小时候就觉得化学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长大一些之后,可能是受了世事的锤炼,利斯特终于发现化学家并非万能——但这个时候,他已经跳进化学坑里,对这门学科深深着迷了。
直到功成名就之后,利斯特回忆起当初的自己,他自我评价道:“太天真了(pretty naive)。”好在,化学最终也没有辜负这位天真的追随者。在后来的采访中说,利斯特仍然觉着化学很有趣,因为“我们做了一些改变世界的事情”。正如利斯特所说的那样,他和麦克米伦的研究成果,的确为全人类的福祉作出了贡献。他们所开发的分子构建工具——有机催化,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生产药物,还可以使化学变得更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