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上的黄河象,是中国的化石珍宝

作者: 少侠小黄鸡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21-10-01

本文详细描述了黄河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及其科学价值,探讨了古象的生活环境和演化历史,揭示了地球环境变化对生物种群分布的影响。

旧版小学语文课本中《黄河象》给不少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百万年前大象的遭遇和百万年后化石的发掘,更是在一代代人心中种下了好奇的种子:大象从何而来,又去向何处,如今分布在我国云南的大象是它们的后代吗?这一连串问题的答案都掩藏在地底的化石中。

课文中的黄河古象化石于1973年发掘自甘肃合水的马莲河畔,让它重见天日的却是一次意外的水利施工。1972年底,合水县计划在马莲河畔修建豁口水电站,一天下午,河岸西面的采砂现场忽然一阵骚乱,人们一边哄抢,一边喊着挖出龙骨了!映入眼帘的是两根巨大而圆滑的“龙骨”——露出地面的部分已被敲断,宛如两个枯树桩,一旁的地上则散布着坚硬的碎骨,断截则仍埋藏于砂土中。

负责施工的领导当即指挥人们封锁现场,一边追回被村民哄抢的龙骨碎片,一边迅速向上级部门汇报。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人们迷信“龙骨”(即各种动物化石)是一种珍贵的药材,闻讯纷纷前来盗取,因此在科研人员赶到现场前,化石外露的部分不少都已散失。

在进行现场勘察后,科考小组由外露的化石断面向内试掘了1米,发现门齿内伸50厘米后与上颌骨衔接,遂根据形态推测很有可能是长鼻目某种古象的化石,并依据化石保存情况预估底下埋藏着一具保存较好的大象躯体。

在确定了化石主人的身份后,科考队顺着当地的自然环境开始从上而下层层挖掘,古象的头骨首先暴露了出来。随着发掘工作的日益推进,大象的脊椎骨、腿骨、肋骨、肩胛骨、盆骨、腕骨等相继出土。这也证明埋藏于此的,确实是一具保存完整的古象遗骸。

大象重见天日。然而出土后的化石发掘装箱却给科考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其中象头的完整发掘的和保存更是一个空前的挑战。最终他们决定用套箱法整体发掘。先估算出象头的大小,然后做了一个没有上下盖的木箱,将象头四周开槽套入木箱,灌入石膏,铲平封上顶盖。之后将木箱慢慢推倒,底部翻上再灌入石膏加固,封了底盖。这样象头连带着周边土层就成了一个不易破碎的整体。

此外由于化石刚出土时十分疏松,稍不留神就会磕碰损坏,在晾干时还要用药水渗透加固,不然就会自然风化散开,因此发掘工作进行得细致而缓慢。豁口水电站也因化石发掘而停止施工,闲下来的周边村民也按捺不住好奇心,纷纷前来一睹史前古象的风采。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黄土高原挖出大象”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千里陇原。人们纷纷长途跋涉赶来围观,甚至一日超过3千人之多,比过年庙会还热闹。科考队也利用这一机会,向围观群众讲解古象的知识,并宣传保护古生物化石的意义和科学价值。

长达43天的发掘工作落下帷幕,古象的化石装满了整整12个木箱,为了将化石安全运上公路,当地甚至在发掘点和公路之间修建了一条临时公路,连夜将化石运往了位于北京的中科院古脊椎所。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修复和装架后,古象于1974年10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并于次年依据其发掘流域命名为黄河象Stegodon huanghoensis Zheng et al.。

尽管名字变了,但并不影响黄河象化石发掘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其骨骼愈合程度和臼齿磨损程度等特征的观察,人们发现这是一头年逾六旬的老年雄性剑齿象。再结合其发掘时半立半卧,脚踩石砾掩于粘土的姿态,学者们进一步推测这头老象应当是口渴难耐,在河边匆忙饮水时不慎跌落,并深陷泥淖不能自拔,最终丧生,骨骸因泥潭包裹得以奇迹般地完好保存。

通过对黄河象生前遭遇的分析,我们不难想象三百万年前的陇东气候和如今干燥的黄土高原大不一样。那时的气候温暖湿润,河湖交错林木茂盛,剑齿象群等众多动物自在穿行其中。但随着第四纪地球环境的剧烈改变,大部分的剑齿象科成员在中更新世销声匿迹,也包括纵横北方的师氏剑齿象。黄河象之死征兆着,曾一度水草丰茂的陇东大草原正在逐渐破碎消失。

大约在一万年前,最后的剑齿象退出了大陆舞台,随之接替它们统治东亚大陆的是更为进步的真象科成员——亚洲象。遗憾的是,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张和自然气候的改变,这些八千年前曾遍布华北及其下大半个中国的长鼻巨兽们,如今也只能一步步退缩至滇南一隅,于夹缝中艰难延续。

UUID: e4a2149e-7953-4084-9d4a-a7e6a47ee1b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10-01_课本上的黄河象,是中国的化石珍宝.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