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野性中国:古人与动物的亲密互动

作者: 徐啟航

来源: 博物

发布日期: 2021-10-01

文章探讨了上古时期中华先民与动物的亲密互动,包括使用动物制作乐器、食用野生动物以及尝试驯养动物等行为,揭示了当时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和动物的距离并不是那么亲密,而在文明蒙昧时代,中华大地上的野生动物远比今天丰富。当时的中华先民与动物“互动”亲密,他们甚至把丹顶鹤、鳄鱼做成乐器,吃螺蛳、吃猴子,圈养梅花鹿……这在今天真是难以想象。这些现象可以从全国各地的上古文化遗址中略知一二,下面我带你挨个瞧一瞧。时间:距今约9000~7800年,地点:河南省贾湖遗址。笛子是世界各地都有的古老乐器,但人类是何时发明它的呢?

河南舞阳县的贾湖遗址,不但是已知最早养猪的地方,还出土了全球最早的笛子。鹤骨做笛子,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图片来源网络。在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30多支骨笛,均由丹顶鹤的尺骨(翅膀骨骼)制成。其中最完整的一支长23.6厘米,笛身均匀钻有7个圆形音孔。测音后,发现它能发出完备的六声音阶和不完备的七声音阶,音色也不错。时间:距今约7000~5000年,地点:陕西省关桃园遗址。

在今天,金丝猴是和大熊猫齐名的保护动物。但在数千年前的关桃园遗址,它竟然是人们的家常便饭……猴猴这么可爱,为什么要吃猴猴?如果穿越了,我好想问一句,好吃吗?(问归问,但咱们还是不能吃,否则牢底坐穿)金丝猴:看我可怜巴巴的眼神,关桃园遗址地处陕西宝鸡市,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已经会种地、养猪,也爱打猎。遗址出土了苏门犀、麋鹿、梅花鹿、小麂、黑熊等多种野兽的遗骨,其中金丝猴骨占6%~8%!

猴骨与其他兽骨一起埋在灰坑里,看来它们并非先民养的宠物,而是被吃掉的猎物,所占比例还不低。时间:距今约5300~4300年,地点:浙江省良渚遗址。古人也迷恋螺蛳,劳累一天后,在夜市上嗦一碗鲜香肥美的炒螺蛳,很爽吧!在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圣地良渚,先民们也好这口儿!良渚古城建在太湖周边的河网湿地中,自然靠水吃水。

在遗址周边的古代垃圾堆里,考古人员找到了大量螺蛳壳,壳还很完整,可能是用骨针一类工具挑着吃的。看来咱们自古以来都是讲究人儿~馋了馋了,图片来源网络。良渚人对河鲜的迷恋不止螺蛳,遗址中还有丰富的鲤鱼、鲫鱼、鳢鱼、青鱼、鳖、龟、蟹、蛤等遗存。

这些有趣的内容你还可以在《博物》杂志10月新刊中看到,10月刊的主题是——上古野性中国。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华夏大地上有许多如今已在国内濒危(或灭绝)的珍禽异兽。这些动物出没于我们的老祖宗身边,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本期杂志讲述了上古遗址里的动物秘闻、上古气候变化大事件和各种上古神兽。除此之外,本期还能看到斑海豹、大螃蟹和各种茄子吃法噢~

UUID: f1783819-4766-4225-875e-e205dd17c00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10-01_螺蛳真香,5000年前的古人早就吃上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