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江南布衣被有关部门约谈,与“邪典”、“黄暴”相伴的童装不当图案事件渐渐落下了帷幕。热度褪去后,网络上对江南布衣并不是一边倒的谴责,江南布衣官方选择了静默公关,但依然有很多人在为江南布衣解释图案的出处。例如,发在jnby by JNBY微博号上,儿童脸上带有液体的图片,来自于1971年摄影师Linda McCartney拍摄的她和披头士成员PAUL McCartney的家庭日常。
童装上与印第安人相关的图案来自1907年的童书Little Nemo: Adventures in Slumberland。与女性裸体有关的则来自耶罗尼米斯·博斯在1490年至1510年之间创作的油画《人间乐园》。
在知道图案的出处后,有人就觉得,童装上的图案是一种艺术表达,没有必要因此紧张,看着不舒服不买就行了。《人间乐园》是名作,它就适合印在童装上吗?并不适合。有性暗示的图案,从来不该出现在童装上。
13年前英国的“dive in”事件,可以作为今天江南布衣事件的参考。据每日邮报报道,Sue Ralph,一位57岁的奶奶,在为她7岁的孙女购买内裤后,震惊地发现上面印有“dive in”的字眼。
这个带有暗示的标语很快引起了民众的愤怒。迪士尼的发言人解释,这个内裤是《歌舞青春》这个IP的周边产品,这句标语的灵感来源是泳池,参考了电影最后主角们跳进泳池的经典场景。但家长们并不买账,英国防止虐待儿童协会与全国教师联盟(英国)等组织提出了强烈的抗议。最终,迪士尼为他们这一系列的产品公开道歉,并承诺将所有相关商品召回。
无论中外,民众对把孩子与性符号/性暗示联系在一起这件事都非常敏感。这种事情的问题在于——孩子自己并不是自愿关联上性暗示,家长也没有选择让孩子关联上性暗示,而是服装设计厂商强加给他们的。这其实是一种对儿童的性化(Sexualization of Children)。
2007年,美国心理学会发布了主题为对女孩的性化的报告,呼吁人们关注儿童(尤其是女性儿童)在电视等媒介上被以性的方式所表现的问题。
以下四个特征,只要满足了其中的任意一项,就属于对人的性化:1. 一个人的价值仅来自其与性有关的外表或行为,排除了其他特征。2. 一个人遵从这样的准则:性感等同于狭义的外表吸引力。3. 一个人在性方面被物化了,也就是说,其被当成了用于他人性用途的工具,而不被看作是拥有独立行为与决策能力的个人。4. 一个人被强加了不恰当的性要素。
第四项,不恰当的性要素,恰恰是儿童被性化的重灾区,江南布衣也好,迪士尼也好,触及到的都是这条红线。
人们容易觉得那些被性化的儿童是“傻小孩”。为什么研究者如此反对对儿童的性化?因为被性化会给女孩们带来诸多坏处,它与进食障碍、低自尊以及抑郁有关,对发展健康的性观念有负面影响,也更容易使女孩接受性别刻板印象。除此之外,青少年们对被性化的孩童的评价也会更低。
2012年,研究者召集了162名大学生,每个人会随机看三张照片中的某一张,这三张照片的脸是同一张脸,区别只在于服装。参与研究的大学生们普遍认为,被性化的孩子在能力、胜任力、坚持力、智力、道德感以及自我尊重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其他的孩子。即使研究者告诉大学生,这个女孩成绩优异,是班上的顶尖学生,还是学生会的主席,只要她穿得像个成人,那么对她的评分就还是那么低。
在中国,虽然儿童性化不是一个摆明面上讨论的概念,但民众非常害怕孩子会受伤害,因此社会对儿童性化是相当警觉的。今年1月批判儿童图片+性暗示语言的表情包,3月淘宝下架涉嫌软色情的儿童内衣广告,7月快手封禁儿童软色情视频等,都与儿童性化有关。
2020年的一篇文献比较了西班牙人与中国人对于同一批12岁以下童装模特照片的性元素感知,发现中国人对成人化服装以及朋克风格更敏感。而这,恰好与这次事件爆雷的点有关:成人化一直是jnby by JNBY的卖点,业界普遍认为江南布衣是成人装品牌向童装领域延伸的引领者,即使在3-6岁的中童童装中也采用了成人化设计。
面对儿童性化,能够做什么?虽然舆论并不经常讨论儿童性化的概念,但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大众依然会本能地觉察到相关信息的蹊跷之处,并且希望孩子们避开它。但现实情况是,模糊的、难以觉知的儿童性化在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一种解决方法,是把孩子的衣服设计,交还给孩子。对于生产孩子日常用品的厂商来说,让孩子自己做设计,给他们自由表达的空间,也是一个挺好的计划。
此外,家长们对于儿童所接收到的性信息、儿童所置身的环境里的性暗示,也应当有更敏感的意识。在一篇《经济学人》报道中,作者将儿童性化分为了直接与间接两类,认为随着科技发展,儿童更容易接收到与性有关的内容,这也属于一种间接的儿童性化。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家长和学校正确引导下的性教育。
成年人应该去尊重孩子,倾听孩子,而不是将大人世界的标准强加给孩子,让孩子身披不属于他们年龄段的衣服,这是成人从这次的童装事件中,能获得的最大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