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冒出一个新单词:“社交牛X症”。好像不久之前,大家更有共鸣的话题还是“社恐”呢,突然就开始热议“社牛”了。之前的热搜还是讨论“各自的社恐表现”,现在则动辄是“某某某不会是社交牛X症吧”……
心理学家会如何打量“社交牛X症”呢?果壳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张昕老师和媒体人白鹿老师,一起聊聊关于“社交牛X症”的话题。
关于“社牛”和“社恐”,已有一些总结:比起社恐人的不愿与人交际、不敢公开发表意见、不想引人注目等特征,社牛们则在社交方面开朗大胆,和陌生人也能自来熟,愿意表现自我,敢于在公共场合做一些吸引关注的行为,毫不担心别人异样的眼神。
社恐与社牛可能都源于“不自信”。社交牛X症和社交恐惧症,看起来拥有截然相反的表现,但我认为,它们是一根藤上结出的两颗瓜:由于一个人内心的不自信,从而导致的两种不同状态。
其实,在某些条件下,社恐和社牛也可能相互转化。有些人,小的时候可能是“社牛”,跟谁都自来熟,聊个十分钟就能家底子都给人交代干净,但是由于太过真诚热情地展现自己,很可能会受到一些伤害,遭到社会的毒打多了,就学会了自我包裹,变成了“社恐”。
另一种可能:未完成的“去自我中心化”。除了内心不自信、渴望得到关注,我推测有些人的社交牛X症还有一个可能原因:在成长过程中没能很好地跨越过“自我中心期”。
“社交牛X症”到底好还是不好?也得分情况来讨论。首先,如果是正常范围内的、不影响自己和其他人的“社牛”,不仅无可厚非,甚至在很多场景和很多职业中是被需要的。
但是,如果这种“社交牛X症”的症状,呈现一种病理性的状态,严重到影响到了周围人和自己的交往,那就要引起重视了——因为,有时候,一些心理功能不健全的人也会表现出类似“社交牛X症”的症状,但外人也许并不知道这是一种精神疾病的症状、是需要治疗的,只是以“社交牛X症”来戏称,或者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