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未来科学奖获得者的乐观与悲观

作者: 冯灏、吴蕾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21-09-12

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揭晓,袁国勇、裴伟士、张杰、施敏获奖,分别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袁国勇和裴伟士的研究对认识和治疗新兴传染疾病做出了重大贡献,张杰在快电子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施敏对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做出了基础性和开创性的贡献。

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今日揭晓,袁国勇、裴伟士、张杰、施敏获奖。此次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奖励了关于冠状病毒的研究,尤其是鉴定出2003年SARS流行的病原的工作。一位获奖人袁国勇不无担忧地说,“在我的有生之年,可能还会预见一场大的流行病”;另外一位获奖人裴伟士则表示,对于COVID-19的大流行来说,“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9月12日,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公布2021年获奖名单,来自香港大学的病毒学家袁国勇、裴伟士获生命科学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杰获物质科学奖,来自台湾阳明交通大学与台湾科技大学的施敏获数学与计算机奖。每个奖项有100万美元的奖励。今年的三个奖项,分别奖励了中国香港、大陆和台湾的学者,可谓是两岸三地科学的一个盛会。

袁国勇、裴伟士来自香港大学。从2003年的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到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袁国勇和裴伟士的研究对认识和治疗新兴传染疾病做出了重大贡献,对这些疾病的应对提供了证据和策略,摘得“生命科学奖”。

在解读袁裴两位工作时,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成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说,“正是因为他们做出的这些贡献,我们的科学家团队才能在此次COVID-19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中,快速确定了原因。”疫情是当下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在现场连线环节,袁国勇不无担忧地说,“在我的有生之年,可能还会预见一场大的流行病”;而裴伟士表示,对于COVID-19的大流行来说,“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对于袁、裴二人获奖,病毒学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刘善虑表示,未来科学大奖颁给袁国勇和港大同事,非常及时。“袁教授的对冠状病毒的持续不断的突出性贡献有目共睹。”刘善虑介绍。他指出,袁国勇还发现了SARS冠状类似病毒的自然宿主是中华菊头蝙蝠。目前袁国勇发现超过50种新的病毒,包括蝙蝠冠状病毒HKU4、HKU5。

“在新冠病毒方面,袁教授实验室首先通过港大深圳医院的病例,及时提醒国家卫健委,也直接促成国家专家组在2020年1月20号承认人传人,成为有效阻止新冠病毒在武汉传染流行的重要里程碑和转折点。”刘善虑说。

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张杰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在快电子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高效产生非热电子、用激光调节电子束能量、实现高定向电子发射,以及创时空分辨世界纪录的电子束成像,为一系列其他重要的科学探索提供了可能。

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则归属于施敏。施敏现为台湾阳明交通大学与台湾科技大学荣誉讲座教授,他对跨金属/半导体(金/半)载流子的传输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基础性和开创性的贡献,这些对硅和砷化镓半导体的前沿贡献,不仅奠定了欧姆和肖特基接触的科学理论基础,并且开启了制造近代半导体器件的可扩展途径。在接下来的50年中,它们被广泛地用于计算、通信、传感、控制、成像和记忆之芯片电路的制造。

UUID: 22092800-fae8-422b-bcbc-08d7af1aa0d2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9-12_后疫情时代,未来科学奖获得者的乐观与悲观.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