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夺冠》上线 B 站时,我远程教爸爸在他的平板上登录了我的 B 站账号,成功登录后,我们两人都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中:爸爸看着满屏幕的动画和游戏感觉自己进错了 app,而我则不知道如何解释屏幕上那个跳舞的小姐姐是怎么回事。
在我们的数字生活中,这样的情形并不少见,妈妈的抖音里,永远只能刷到当地侃大山的主播;爸爸的今日头条里,永远只能看到当今国际形势的错综复杂;而我的 Bilibili 里,要是看不到几个跳舞的小姐姐,自己都感觉奇怪。而在这背后,正是算法这只温柔的巨兽。
这是一个人人都在茧房里的时代。2011 年,埃及多个城市爆发了民众大规模集会,要求总统下台。
当居住在纽约的两个人分别在 Google 首页搜索“埃及”时,却看到了不同的结果:一个人的首页满是“埃及革命”的实时新闻,而另一个则是埃及的夕阳骆驼、岁月静好。这个故事是伊莱·帕里泽(Eli Fariser)演讲的一部分,而他演讲的主题是:Beware Online Filter Bubble(当心网络上的过滤气泡)。
也就是说,各大网站会根据你在网络上搜索、浏览的痕迹来形成用户偏好,用这个偏好作为给你推荐内容的依据,从而实现信息的个性化定制,让你的首页越来越懂你。这是好事,因为这样你就不会看到不喜欢的内容,但这也是坏事,因为这样你就不会看到不一样的观点。
网络给我们它以为我们想看的,而未必是我们需要的。你喜欢数码评测,app 就给你推荐更多的数码博主,你喜欢猫猫狗狗,刷新后就会看到许多萌宠视频。
当经常看模型开箱和小姐姐跳舞的我,在 B 站看到小姐姐开箱模型的视频时,一时间陷入了沉思:这也是算法的力量么?如果“个性化定制”成为网站和 app 的标配,那算法就限制了我们去接触新信息的途径,而封在这个符合个人喜好的气泡中的我们,也很难突破屏障去寻找新的信息——那些被过滤气泡删除的信息,你可能永远都看不到。
不同人的推荐首页是不同的。
而随着过滤气泡的形成,我们的网络环境也会逐渐封闭,听到的大多是相近观点的不断重复,而且信息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还会逐渐的夸张和扭曲,处于封闭环境中的我们,对同一事件的判断,会因为兴趣爱好、二次加工、年龄学历、主观判断,甚至传播者的表达能力,逐渐脱离事件的真相——这被称为回音室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
当我们认定自己听到的声音是主流时,那些不同的声音或者客观的事实,就会被我们无意或者刻意的回避。
从我们被动的被过滤气泡限制信息获取,到我们主动的、心甘情愿的把自己限制在一个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中,主动去了解、接触其他群体的意愿、动机、能力,以及自身的判断力都会减弱。
虽然同一群体内部的交流会更加高效(因为大家兴趣和看法相同),一旦“破圈”,许多问题就会被瞬间放大,网络的便利,并不会让网友快速的相互理解。比如不理解周杰伦为什么火的网友。群体决策要比个人决策更容易走极端,信息茧房的构成,也让内部成员在决策时很容易出现极端倾向:我不认为明星错了 > 超话成员也不认为他错了 > 错的是法律判决 > 我们要去对抗法律——在群体的煽风点火中,很容易出现这样离谱的决策。
拒绝信息茧房,我们可以这样做。明确兴趣,专注内容。在我们常用的 app 中,一般都会有三个栏目:关注、推荐、热榜。如果你一直停留在推荐区和热榜区,那你看到的只会是被算法过滤之后的内容。比如我的 B 站首页。随着各个社区的完善,“大 V”之间的“梦幻联动”越来越多,好的内容,即使有几千赞同,也抵不过十几个账号互相抱团点赞。在热搜榜单中找到真正实用有价值的内容,只会越来越难。
想看希望看到的内容,那明确兴趣一定是最关键的。
而且因为算法的缘故,如果你在不同平台搜索同一话题,还会让各个 app 显得大同小异。所以我们建议在不同的 app 中,去搜索查看不同的内容。举个例子,我们可以用微博关注第一时间的爆料和娱乐圈琐事,可以用知乎看网友对社会事件的评价,可以用 Bilibili 关注兴趣方向的 UP 主。善用平台的搜索功能去寻找喜欢的内容,要远比沉浸在热搜榜和推荐区更有价值。
全面了解,主动关注。
因为用户属性不同,同一个事件在不同群体内的看法也是不同的。前段时间,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KCC)的小组赛中,一个战队选出了不常见的阵容,并更换选手位置,以求输掉当场比赛来获得淘汰赛更轻松的赛程。但在微博两个战队的超话中,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两种言论:一方认为合理利用规则无可厚非,另一方则认为控分“假赛”,没有电竞精神。我们不去讨论这件事情的对错,但如果你只看一方言论,那就会获得一个片面的结论。
发现问题,去主动关注不同人群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才能更加完整的了解事件的全貌。
关闭推送,善用搜索。不得不承认,许多推送(特别是 Android 手机的推送)确实很有吸引力,而当我们点进去后,内容却并没有推送文案那么吸引人。“领取”的步骤似乎有些多。在我尝试关闭除微信推送外的所有 app 推送通知后,发现没有推送,并不会影响我的生活,在缓解被重复、低质量信息轰炸的同时,还减少了干扰。
这样会错过第一时间看到重大新闻么?如果新闻足够重大,其实根本不需要推送,社群以及身边的朋友同事,都会非常积极的讨论这件事的。得知事件后再去搜索,和看到推送点击查看,被动与主动之间,你就已经对抗了算法对你的攻击。
回到现实,拥抱生活。虽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但对抗算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放下手机,拥抱现实。生活中有太多有趣的事情了,与其被丰富繁杂的网络信息淹没,不妨学习锻炼、交友出游,还没有进入元宇宙的我们,少使用网络也没什么大不了。
我们真的要跳出信息茧房么?算法让我们被动的接受着海量信息,困住信息茧房中的我们短视又愉悦。
可是,逐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和真伪区分能力的我们,明明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却没有得到任何知识,明明积累了大群的粉丝,却从未与他们相遇。8 月 2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通过表决,将于 11 月 1 日正式执行,明确规定了各类信息推送、商业营销需要提供便捷的拒绝方式。不过,在拥有选择的权利后,你真的要拒绝么?跳出信息茧房,其实就是主动去看不了解的内容、不喜欢的观点。
当你发现同一件事有海量的观点要处理、喜欢的明星并不是被所有人看好、认定的结论还有反转,拉黑、取关、退出社群,这些“负面”的信息,很容易影响我们的生活日常,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是非常辛苦的。
在文章的开头,我说这一切的原因都是算法这只“温柔的巨兽”,一方面它无声息的改变了我们的网络环境,而另一方面它也帮我们过滤了繁杂信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力。
这个温柔的巨兽也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无视什么、关注什么,在看到信息的那一刻,你心里就已经有了主观判断。不要勉强,不要沉迷,在热点中保持警惕,在信息中主动查找。我们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去一点点的了解不同的观点,这样,就已经比沉浸在信息茧房中,认定只有自己是正确的要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