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说起“隔代育儿”的问题,其中共鸣最大的就是“孩子如果老人带的多,会变得不亲妈”。这一部分妈妈认为:孩子跟老人更亲近,就是因为老人事事顺着孩子。但真的是这样吗?
孩子为什么会有更亲老人的表现?发展心理学家玛莉·安斯沃斯跟其同事为了测试婴儿与母亲的关系,专门设置了一个陌生情境实验。
这个实验主要是将一名婴儿带到一个不熟悉的摆满玩具的房间里,然后观察:当母亲在身边时孩子对环境的探索情况;当陌生人进来,母亲离开时孩子的反应;当母亲重新回到房间时,孩子的反应。最后玛莉·安斯沃斯将这些幼儿的不同反应归类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拒绝型依恋和紊乱型依恋。
简单理解就是: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把妈妈当成了安全堡垒,妈妈是孩子内心安全感的来源,但不安全依恋的孩子无法通过妈妈获取安全感,她对外新鲜事物的探索更容易表现出害怕和犹豫。
亲近老人是孩子的成长需要。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恒河猴实验”,通过给恒河婴猴两个不同材质的妈妈来研究亲子关系。实验中,这两个“妈妈”分别是“能喂奶的铁丝妈妈”和“用棉布填充的温暖绒布妈妈”。
通过这个实验,哈洛发现虽然“铁丝妈妈”能提供食物,但恒河婴猴更多的喜欢待在“绒布妈妈”的身边,尤其在受到惊吓时,第一时间寻找的是“布妈妈”。哈洛通过这个实验,提出了亲子关系存在的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这三个变量,对满足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至关重要。
亲子关系的误区。误区一:对孩子付出了就应该跟父母亲——不,安全感才是亲子关系远近的关键。误区二:小时候陪的少,才会不亲父母——不,比起数量,亲子关系更看重陪伴的质量。
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EPC法则,让孩子喜欢上你。多数时候亲子关系的紧张,其实是成人自己的行为将孩子越推越远,而缔结稳定健康的亲子关系,我们可以采用EPC法则。EPC法则其实就是:先共情后给建议目标要一致。
爱屋及乌,让孩子学会更宽广的爱。蒙特梭利博士曾指出,6岁前的孩子,其学习方式与成人是不同的——他们拥有特殊的“吸收性心智”。她在书籍《蒙台梭利儿童心理学》一书中写到:吸收性心智仅存在于6岁前,是儿童特有的无意识的记忆力,是吸收环境并加以适应以形成人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