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茨·哈伯:养活了二十亿人的“化学战之父”

作者: 杨朔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21-09-03

弗里茨·哈伯是第一位找到从空气中获取氮肥方法的化学家,因为他的发现,数十亿人不再饱受饥饿之苦,诺奖委员会也将科学界的最高荣誉授予了他。然而,提议并推动氯气在一战战场上的使用,也让他成为了双手沾满鲜血的“化学战之父”。

弗里茨·哈伯是第一位找到从空气中获取氮肥方法的化学家,因为他的发现,数十亿人不再饱受饥饿之苦,诺奖委员会也将科学界的最高荣誉授予了他。然而,提议并推动氯气在一战战场上的使用,也让他成为了双手沾满鲜血的“化学战之父”。

1898年9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威廉·克鲁克斯发表了一个演讲,提出了一个紧急且致命的问题——人类即将面临粮食危机,旧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可持续,地球上已经没有更多可耕种的土地,然而“人类饥饿的嘴巴在继续繁殖”,而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字:氮。

19世纪初,人们在距离秘鲁海岸不远的一个小岛上,发现了积累了几个世纪数以百万吨计的鸟粪,鸟粪中因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化合物,属于上好的作物肥料,引发各国争抢热潮。然而由于过度开采,这些优质肥料被很快耗尽。19世纪70年代,人们又在位于秘鲁南边的智利发现了一种富含氮的硝酸盐矿石,氮肥紧缺的危机得以暂时缓解。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发展迅速,欧洲的工业重心从英国转移到了德国,与此同时,德国的人口也开始快速膨胀。对于氮肥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当时的德国已经成为了智利硝酸盐的最大进口国。智利硝酸盐矿石的日益枯竭以及对于爆发战争的担忧,令德国人意识到必须找到能够工业化固氮的方法,将空气中丰富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问题直到犹太人弗里茨·哈伯的出现才得以解决。1909年3月,哈伯合成氨的实验终于成功,他兴奋地向同伴喊道“下来吧!有氨气!”实验结果立即报告给了巴斯夫公司,然而当获悉发现实验至少需要100个大气压时,公司董事长布伦克的态度顿时冷漠了下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开始普遍采用哈伯-博施法固氮。哈伯也因此荣获了191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找到了将氮元素合成氨的方法。据学者们计算,哈伯-博施法制造的肥料可能维持了战后三分之一的人口,如果没有这项技术,当今世界大约有二十亿人将无法生存。

然而,就在哈伯发现将氮气合成氨的方法两年之后,1911年,哈伯被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任命为新成立的凯撒·威廉物理化学及电化学研究所所长,这极大鼓舞了哈伯狂热极端的“爱国主义”情绪,哈伯的人生也由此迎来了转折点。1915年,哈伯开始训练士兵如何利用天气将氯气吹入敌人的战壕,迫使敌方放弃阵地,甚至直接死亡。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对犹太科学家开始了驱逐行动,对德意志帝国忠心耿耿的哈伯被迫逃往海外,辗转流亡到了瑞士。一年之后,65岁的哈伯因心脏病离开了人世,他在去世前留下遗嘱,希望能和自己的第一任妻子伊梅瓦尔葬在一起,并在自己的墓碑上写一句话:“只要被需要,无论战争还是和平,他都为自己的国家服务”。

UUID: a2534a20-965f-4ea8-834a-80e68e26a19a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9-03_弗里茨·哈伯:养活了二十亿人的“化学战之父”.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