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学要闻

作者: 张楚、马一瑗、韩佳桐、王怡博、白德凡

来源: 环球科学

发布日期: 2021-09-03

本文报道了我国第一台空间太阳望远镜公布太阳照片,可预测空间天气;复旦团队开发出“穿在身上的电池”;“毅力号”成功采样火星岩石;科学家发现细胞癌变的第3个关键因素;超新星爆发的全新机制;寒冷条件下植物不开花的原因;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以及全球新冠疫情最新统计数据。

我国第一台空间太阳望远镜公布太阳照片,可预测空间天气。在地面上对太阳进行观测,会受到日照时间、天气条件和大气干扰的限制,并且地球大气会吸收直接影响地球空间环境的X射线和极紫外波段辐射,因此需要在太空中对太阳进行观测。“黎明星”风云三号E星装备的太阳X射线和极紫外成像仪是我国第一台空间太阳望远镜,也是国际上首台具有X射线和极紫外两个波段的太阳成像仪。

9月2日,风云三号E星拍摄的太阳高清照片正式公开,这也是该卫星首批高精度、多波段的图像展现了太阳大气不同层次、不同位置的物理状态,人们可以据此更好地监测和预报太阳的活动水平。风云三号E星共装备了6台能用于空间天气业务的仪器。这些观测数据可用于监测日冕活动,捕捉太阳风暴爆发过程,预报地球空间电磁场和带电粒子变化,预警太阳活动对航天航空、通讯导航、电网和石油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影响。

复旦团队开发出“穿在身上的电池”。纤维锂离子电池(FLIBs)可以被织入纺织品中,广泛应用于可穿戴的电子产品。目前实验室制备的纤维基底长度只有几厘米,由于长度限制,会使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很低而不实用。但如果使用数米长且可弯曲的纤维基底,会使活性材料难以高负载量、均匀地涂在基底表面上,从而降低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近期,复旦大学的彭慧胜团队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表示,他们制备出了长达几米的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他们通过理论模拟发现,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纤维的内阻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符合数学上的双曲余切函数关系。通过实验优化,他们发现添加5%的聚偏二氟乙烯胶黏剂,能最有效地降低钴酸锂/石墨复合活性材料与弯曲的长纤维表面之间的表面张力,并最终生产出数米长的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

相比于此前生产的纤维电池(每公斤1Wh),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每公斤85.69Wh。经过5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电池容量仍能维持最初的90.5%;弯曲10万次后,也能保持80%的容量。除此之外,这种新型电池可以被编织到安全、可清洗的纺织品中。

“毅力号”成功采样火星岩石。NASA 9月1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毅力”号最近的取样结果。

图中青铜色外环是取芯钻头,颜色较浅的内环是样品管的开口端,里面是一个比铅笔略粗的岩芯样品。在上个月第一次取样尝试失败后,“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在9月1日成功地从火星上钻取了一块岩芯。据NASA报道,本次取样地点位于耶泽罗(Jezero)陨石坑附近的山脊上,“毅力号”探测器选择了一块公文包大小的岩石,使用旋转冲击钻和中空的取芯钻头钻取了比铅笔稍厚的样本。

NASA的科学家们表示,本次取样成功标志着人类朝着将火星岩石样本送回地球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未来科学家将根据这些岩石样本研究火星是否存在生命迹象。

科学家发现细胞癌变的第3个关键因素。已有的理论认为,癌症通过由两种类型的基因突变导致,分别是原癌基因的突变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但是,细胞中会出现很多基因突变,包括原癌基因的突变,并不一定会导致癌症。

在一项新发表于《科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影响细胞癌变的第3个关键因素——细胞中其他基因的活性。他们在斑马鱼和人类干细胞黑色素瘤模型中均发现,在黑色素瘤发展的3个阶段(黑色素细胞、成黑素细胞和黑色素瘤转移初期)引入突变的原癌基因BRAF,在后两个阶段,会导致细胞癌变,而在黑色素细胞阶段引入该基因突变,细胞不会癌变。

他们发现这3个阶段的差异是,在后两个阶段,染色质修饰因子ATAD2蛋白具有活性,而黑色素细胞阶段中,该蛋白不活跃。这一研究发现,ATAD2蛋白能通过与染色体不同区域结合,并激活一组与胚胎发育相关的基因,增加突变的原癌基因的致癌能力,促使癌症形成,针对该蛋白设计药物或能开发出新的癌症疗法。

超新星爆发的全新机制。9月2日,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研究发现,天体碰撞可产生超新星。

在两颗大质量恒星构成的双星系统中,质量较大的一颗首先发生超新星爆炸,生成黑洞或中子星,并逐渐靠近伴星、侵入其大气层,将伴星气体向外喷射。当黑洞或中子星进入伴星核心时,伴星核聚变被破坏、其核心迅速坍缩为围绕入侵天体的物质盘,并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外喷射物质,从而引起新一轮超新星爆发。

研究者在观察甚大阵巡天计划(VLASS)所捕获的图像时,发现了一个明亮的射电瞬变源,并将该天体命名为VT1210+4956。此后他们采用甚大阵(VLA)及夏威夷凯克望远镜进行系列观测,确认该射电波来自距离地球约4.8亿光年的矮星系外围。

2014年,国际空间站曾检测到VT1210+4956发射的X射线,研究者认为该X射线系在伴星超新星爆炸时产生,而爆炸后的物质流速快与此前伴星抛射的物质猛烈碰撞,产生了VLASS图像中的射电波。

寒冷条件下植物不开花的原因。植物会利用一些关键环境信息来调节其生长和发育过程,比如何时开花和繁殖。成花素是植物的叶片细胞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它可以被运送到嫩枝处,诱导嫩枝顶端分生组织生长出花朵。

成花素具有较强的脂质亲和力,但这一性质的意义还尚不明确。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成花素与植物维管组织细胞脂质膜之间的结合能力受到温度调控,在寒冷条件下成花素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导致植物不开花。该研究揭示了环境因素调控植物生长的分子基础,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上。研究人员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研究模型,评估了植物内源成花素FT的脂质结合行为和相应活性。

研究发现,FT在低温下会与韧皮部细胞膜的磷脂结合,从而被隔离在膜区室中,无法被运送到作用部位,导致植物在寒冷环境中延迟开花。而高温不利于FT和脂质的结合,导致FT被释放到植物的嫩枝部位,最终促进了开花。该研究展示了环境温度如何驱动开花植物的繁殖周期,为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启示。

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昨日,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发布了2022年度世界大学排名。

中国大陆共有10所高校跻身200强,创历史纪录。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并列全球第16、亚洲高校第1名,而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皆跻身百强。港澳台地区共有4所高校跻身百强,皆来自中国香港。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是全球最权威的高校排行榜之一,其排名综合考虑了高校的教学、研究、论文引用、工业界产出、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成就。

今年共有来自99个国家和地区的1662所高校上榜,较去年增加136所,创历史新高。中国大陆共有97所高校上榜,创历史纪录,仅次于美国(183所)、日本(118所)和英国(101所),且其中有8所为首次上榜。牛津大学连续第6年蝉联榜首,前10名的高校皆来自美国(8所)和英国(2所)。

截至北京时间9月3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218 969 254例,死亡病例4 550 984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消息,9月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陕西6例,广东3例,四川2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4例(境外输入12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49例(境外输入334例)。

UUID: 02289604-4571-45b6-8a90-bf6522d93c47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环球科学公众号-pdf2txt/2021/2021-09-03_我国第一台空间太阳望远镜公布太阳照片,可预测空间天气环球科学要闻.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