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坐落于世界屋脊之上,矗立于地球之巅,是人类文明的神圣坐标。无数攀登者为登上世界最高峰前赴后继,无数科学工作者为揭开珠峰奥秘不懈探索。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四周年、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为契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联合全国10余家单位策划制作完成了国内首部全景式详解珠穆朗玛峰的大型百科图书《走近地球之巅》。
该书于近日正式出版上市,成为公众了解青藏高原和珠穆朗玛峰新的窗口。
在大自然的伟大杰作中,以高傲的姿态挺立于地球之上的山峰总是让人心生敬畏。喜马拉雅山脉是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山脉,坐落于青藏高原南侧,由许多近似东西向的平行支脉组成,全长2400千米,主脊山峰平均海拔6000米,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中尼边界上。
想要了解珠峰,就离不开它的起源故事,而要完整了解珠峰的生命历程,就要从青藏高原的由来开始探究。《走近地球之巅》正是从它如何形成的阐释中拉开序幕的。紧接着是珠峰科考的历史,再到人类攀登珠峰、测量珠峰的历程,以及为保护珠峰所做的努力。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安宝晟是《走近地球之巅》编委会主任之一。他特别提到,这些内容的系统编写,是通过科考、登山、测绘、出版、传播队伍的强强联合、协同攻关才得以完成的。
本书的编委阵容强大,由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中国地图出版集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中国登山协会、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等多家单位组成。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走近地球之巅》除了保证系统性、科学性之外,还兼具艺术性和传播性。全书共采用了近300张摄影图片、手绘插图、专业地图及信息图表,20多个音频、视频、VR三维地图融媒体延伸阅读,以及大幅面超长拉页等装帧设计。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同时,作为地球上最独特的地质—地理—资源—生态单元,青藏高原也是开展地球与生命演化、圈层互相作用及人地关系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走近地球之巅》记录了过去近60年来,中国科学家对珠峰地区的6次大型综合科学考察,将珠峰神秘的面纱徐徐揭开。在创作团队克制、凝练的文字背后,有许多充满艰辛的科研故事。
珠峰站位于海拔4276米的绒布河河谷中,过去的14年里,它成了中科院青藏所高级工程师王忠彦的第二个家,他每年会在那里驻守6个月以上。王忠彦经历了整个珠峰站从帐篷、活动板房到综合楼房的扩建过程,也见证了珠峰站从单一要素的大气物理观测到如今的物理、大气环境、冰川、水文、生态、地球物理综合观测的发展壮大过程。
《走近地球之巅》也详细科普了高原人体的生理变化与适应。在海拔约3650米的拉萨,大气压和同体积空气中氧气量为海平面的65%,而到了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阿里地区,就只有海平面的50%左右,如果海拔超过6000米,则会下降到48%。可以说,每一位在珠峰的科学探索者,都在与身体的极限进行抗争。
攀登珠峰是一项极限挑战,但人类对青藏高原和珠峰的探索从未停止过。1953年5月29日,来自新西兰奥克兰的埃德蒙·希拉里和他的同伴丹增·诺尔盖,第一次从南坡登顶珠峰。1960年5月25日,王富州、贡布、屈银华三位中国登山队队员从北坡登顶珠峰。此后,人类登顶珠峰的各种记录被不断刷新。
除了细数人类攀登珠峰的历史,《走近地球之巅》还详细解读了攀登珠峰的准备工作、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全过程,并清晰绘制了人类成功登顶珠峰的18条路线。
人类不断登上珠峰,但“珠峰有多高”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答案却始终在变化,因为地壳板块在不停运动中,科学测量的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进步。2020年5月,在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测量登山队再次测量登顶。此次珠峰高程测量实现了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测量工作,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还首次应用航空重力技术来提升测量精度。
《走近地球之巅》再现了珠峰测量的完整过程,不仅阐释了科学研究的理性探索过程,也给读者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而在中科院院士、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姚檀栋看来,这些故事的价值“还在于攀登科学高峰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