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重视教育,古代教育十分发达,出现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书院,如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江西上饶鹅湖书院等。在古代,学校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按照国家礼制和学校规模大小的差异,先秦时期分别叫作“塾”“庠”“序”“宫”“辟”等。汉代,最高一级学校叫作“太学”,下面分别叫作“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再后来,“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
明清时期,学校一般叫作“书院”“书堂”“私塾”等。古代的开学仪式现今学校统一是9月秋季开学,但是古代学校的开学时间和现在不一样。秦汉时期有的地方春季开学,有的地方秋季或者冬季开学。直到南北朝时期,学校的开学时间才相对统一,一般是在农历十月初冬时节开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新生的开学典礼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礼记·学记》中记载有古代大学的开学仪式。大学的开学仪式是一场隆重的庆典活动。
开学时为了表示尊师重道,天子诸侯要派官员去参加庆典,并且要穿着白色的皮弁礼服参加,还要用水芹、水藻等物品隆重地祭奠先圣先师。同时为了勉励学生好好读书学习,庆典过程中还要演奏《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乐章;然后敲鼓,召集学生进入教室,打开书箱,开始新的学习。“释奠礼”古代大学开学典礼的重要环节是祭奠先圣先师,即释奠礼。
在古代,人们把老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敬仰,尊敬师长是人们必须遵守的纲常之一。《荀子·礼论篇》中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韩愈在《师说》中也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知识、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传授者,是道德和学养的代表者,在社会上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因此,新生入学的时候要祭祀先圣先师。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古人还尊称老师为“夫子”“先生”“恩师”和“西席”等,从这些称谓中也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传统。释奠礼中祭祀的先圣先师原本包含很多人,后来逐渐演变为祭祀孔子一人。
祭祀孔子时,也要一并祭祀“四配”“十二哲”,这些人很多都是孔子优秀的学生,还有儒学的弘扬者,比如宋代朱熹。现在,高校开学时也要举行开学典礼,新生们聚集在一起,聆听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人的训导,接受开学教育,但是并不举行传统的释奠礼。传统的释奠礼被一些小学开学典礼部分继承了下来。
《三字经》中说“凡训蒙,须讲究”,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拥有较为发达的童蒙教育,出现了《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著作,但是并未形成特定的小学开学典礼。“开笔礼”今天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带有传统要素的小学开学典礼,这些小学开学典礼通常称作开笔礼。开笔礼包括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拜孔子等环节。从这些环节看,主要是对古代大学开学典礼的继承与发展。
开笔礼又称作“开书礼”“破蒙礼”“发蒙礼”等,意味着儿童开始读书写字,正式进入学习阶段。开笔礼的第一步是正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古人非常重视仪容,认为人要穿戴整齐、仪态端正,才能知书达礼、明白事理。之后还有朱砂启智,又称“朱砂开智”“朱砂点痣”。朱砂是红色的,红色在中国人心中是吉祥的颜色,“痣”跟“智”同音,用红色的朱砂点痣就是希望孩子们从此眼明心亮,一点就通,多读书,读好书,做好人。
击鼓明志是对古礼的继承,《礼记》中说大学开学时,学生在听到学校的鼓声后打开自己的书箱,取出自己的学习用具。而在现代开笔礼中,击鼓明志主要是让孩童们通过击鼓,表达自己的志向。有些地方还有启蒙描红的仪式。古人认为,从一个人写的字中能看出他的品德修养。心正则字正,心不正则字不正。所以古人写字之前要焚香、沐浴、更衣,心态平和,缓缓落笔。拜孔子是对古代释奠礼的继承。
从礼仪形式上看,以上这些礼仪既是对古代大学开学礼仪的借鉴和继承,同时也体现了时代创新。
一场隆重的开学典礼,既是学校开启新一轮学生教育的标志,也是孩童们开启新的人生旅程的标志。从富含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开学礼仪中可以看出,学校教育不仅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培养良好品行的重要性。老师们要通过“传道、授业、解惑”,为孩子们未来的全面成长夯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