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剑射鱼的故事里,我们曾提到过一片堪称“地狱水族馆”的内陆浅海——西部内陆海道。这片看似安静祥和的内海中生活着白垩纪中晚期最凶恶的一批巨型海怪,其中便包括地球演化史上出现过的最大的海龟——不朽古巨龟。让我们将时间稍稍向前回溯到1895年。当人们第一次发掘出古巨龟的化石时,便意识到了这是一种已灭绝的史前巨型海龟。
发现者们震撼于这具体长超过4米的巨大骸骨,将其命名为Archelon,意为“龟中的帝王”。由于古巨龟的化石保存得异常完整,使得我们得以有幸一窥龟鳖类独特的背甲发育历程。事实上龟鳖类高度特化的甲壳结构早在三叠纪晚期便已基本成型,以原颚龟为代表的一众“王八”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漫步。期间历经几番沧海桑田,挺过数次大规模灭绝,送走了一茬又一茬的地球霸主,不紧不慢地走到了两亿年后的今天。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化石证据,人们只能大胆猜测龟壳是由一次非常幸运的巨大突变产生,这个与物种演化规律背道而驰的观点,根本经不起推敲。如今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古生物学和胚胎发育学的帮助下,我们或许能大致梳理出龟壳的演化线路,而演化的关键就在于龟鳖类宽扁的肋骨。尽管在水中浮力的帮助下,海洋动物往往能拥有比陆生动物更大的体型,但大也意味着速度变慢,运动消耗增加。
于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敏捷性,古巨龟除了拥有能更快划水的鳍肢,还对龟壳也做了一番调整。通过改变背甲结构,牺牲防御使其变得轻质且疏松,以换取更快的游动速度。同时甲壳的规模也有所收缩,使得四肢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而在当时巨兽横行危机四伏的西部内陆海道中,动作迟缓便意味着任人宰割。通常认为古巨龟平日虽在海中遨游,但到了繁殖期依然需要前往近岸浅海,并趁着夜色在那里的沙滩迅速登陆产卵。
成年后的古巨龟因庞大的身形,在当时罕有天敌,凭借着一副金蛟剪般的巨喙,在西部内陆海道群雄中也算是有一席之地。相比之下,幼年期的古巨龟则要脆弱得多。和现生的海龟一样,小古巨龟的成长之路同样险象环生。从2米长的黄昏鸟,到6米长的剑射鱼,再到8米长的白垩刺甲鲨,乃至十几米长的大型沧龙类,都喜欢将幼年的古巨龟列入食谱中。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发现的第一具古巨龟化石虽然保存十分完整,唯独却缺少了右后肢。
遍寻未果后,古生物学家们猜测这头巨龟在幼年时曾遭遇过某个掠食者的袭击,而失去了一条后肢,并且十分幸运地在那之后长到了成体。或许这是为什么喜欢漂游在水面上层的古巨龟,会选择大幅削减背部的护甲,却在腹部依然保留了四块巨大且厚实的骨板,以抵御来自下方的敌害。然而这样的捕猎关系并非一成不变,除了擅长“铁喙开菊石”,古巨龟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映入眼帘比自己小的动物,其中也包括那些顶级掠食者的幼体。
在反复扭转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中,“地狱水族馆”西部内陆海道迎来了它最辉煌的尾声。伴随着白垩纪末大规模的海退事件发生,神龟虽寿也终是不敌沧海桑田。古巨龟的灭绝也昭示着以它为代表的原盖龟科海龟们,结束了最后的荣光,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时至今日,各类大大小小的灭绝事件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发生,其中一些我们或许无能为力,但还有不少可堪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