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科考笔记,664幅美丽手绘,带你看尽西南山川!果壳商店物种日历2021-08-26
1975年6月6日,海拔5000米,积雪未融……由亚东上行至帕里,海拔渐高,印度洋、孟加拉湾之暖流渐上渐小。周围极干旱,无树木,纯为草原。其周围海拔4500米的高山上,以杜鹃林为主,其中以紫花、紫红花的小叶杜鹃为主……从帕里去顶嘎的途中,海拔4200~4800米处,满山密被小叶杜鹃,片片紫色。近沼泽处,溪流回曲,河径1米余……图系由山顶东眺,见耸立的绰莫拉利峰和帕里镇所在地。
1982年7月21日,高处山岩成片屏叠,可见山溪之频繁。夜在雨中宿于机独。山野之中,并无人烟,也无人迹。只在沼泽之中,择其高处,支帐扎寨,夜与大成一帐。闻帐外雨声,涧声贯于通宵。天亮时,帐内皆为湿气所熏。天又雨。急装再进。右为机独,群山成片,瀑河如链。
1982年8月29日,至龙元南之2000米之林下采集。近龙元3公里处,有空旷地一片,植鸡爪谷,时与苋菜正熟,金黄色,微现秋色。
远观有六七个山峰,栉比而立,其上生长的乔松呈翠绿色,宛如石青石绿相嵌于墨水画中,色浓而雅,调奇而秀。雄峰交错之间有山溪惯出,水生潺潺而汇江入海之势,浪花微溅而孕万马奔腾之概。偶遇儿童两人,穿于谷丛之中,壮观之中而有田园景色,这里没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意,但大山大水之间,另一种气魄,孕育着中华民族的国魂在此。独龙族长期生息寄栖于此,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一样,精心铸成中华的伟大气魄。
发黄的笔记本,干练的文字,手工绘制的插画,在一位教授爷爷的科考日记里,记录了千万种西北地区神秘的生物。就像是一本尘封已久的寻宝笔记,吸引着我一页页的读下去。记录了30年野外科考宝藏的笔记本,如今,在掌柜的手中缓缓解封了。
从1975年开始,84万字的手稿笔记,663幅手绘插图,213张照片……这本由臧穆老教授的野外科考日记整理而成的《山川纪行:第三极发现之旅》,如诗如画般地带你揭开中国第三极自然宝藏的探索之旅!30年绝美手绘科考日记发现第三极自然宝藏的探索之旅!一部当代科学界的图文版徐霞客游记!中国科学院王文采院士、生物绘画大师曾孝濂教授作序推荐!三册16开大幅精美彩印手记原价890元先领券再下单!
券后到手价只要623元!戳图带走 / 淘宝同步贩售中复制神秘代码,打开手淘APP 3.0¥0x2IXmCuGGC¥ https://m.tb.cn/h.fbMYQ0k 现在购买一套《山川纪行》科考手记,我们还会赠送一个价值99元,同款笔记手绘图的帆布包!
科考日记的作者臧穆(1930—2011),著名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昆明研究所研究员,其专著有12部,发表论文有150余篇。
他一手创建了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取得了许多具有突破性意义研究结果,奠定了我国西南高等真菌研究的基础。此外,他还对食用菌、药用菌等真菌资源的利用做出重要贡献。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集体,1986)、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2)、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两项(1993,1995)、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03)等。
这一套《山川纪行》共有上、中、下三册,整理收入了臧穆先生15本国内野外科考日记。从1975年至2007年,总共跨越了整整32年的时间。
日记中不仅有地质地貌、植被类型、植物种类、生态环境、还有珍贵的风土人情、民族风情、历史典故等诸多第一手资料。下图中,臧穆爷爷还认真的去画了少数民族的形象,第一次看觉得老爷子真是位“灵魂画手”啊!左右滑动浏览书页我国著名苔藓植物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人亮先生评价其“蛮有当代《徐霞客游记》之味道。”
书页中间是油墨彩印的原版科考日记,两侧空白处则由整理编辑的工作人员,将日记内容整理复写出来,并做标注解读,让大家都能读懂日记里的内容和专业词。如果不是花了一天的时间,翻看每一页彩印的野外日记,我可能就把这本书当成是一本普普通通的观察日记,捡着有漂亮彩图的那些页翻一翻就算看完了。读下来,我才知道什么是科学与艺术兼备的科考日记,也了解到这观察手记背后艰苦科考的历史。
自然科学,如果没有野外工作,那么这科研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973年,当臧穆教授转向真菌学研究时,他没有同行,没有助手,没有设备,没有专业资料,甚至没有一份标本,一切从零开始。而臧穆先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出城市,跋山涉水,到人迹罕至的密林深处进行考察,采集样本。在那个艰难的年代里,要进行西南地区的野外科考工作是很不容易的。
缺乏基本的交通工具和野外设备,甚至连一部照相机都没有,山路险峻,泥泞难行,时时都有蚊虫叮咬。曾经跟随臧穆先生多次野外考察的助手对当年的科考工作记忆犹新:“白天在深山老林采集标本;夜晚到达住处,即便一身泥一身汗,饿着肚子,臧穆他也先要烘烤标本,一边烘烤,一边在灯下整理野外记录,直到深夜,甚至晨曦之时才能处理完。”
“雨季烘干的标本第二天会返潮,须经过第二次、第三次烘烤。
稍有懈怠,标本就被虫蛀或霉烂,加之烤干了的标本就会变色变形,故而臧穆总是边考察、采集标本,边速写绘图。”就这样,从无到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臧穆先生创建了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隐花植物标本馆。在他去世时,馆藏真菌、苔藓、地衣标本已达30多万号。其中,他亲自采集的真菌标本有13800余号,苔藓标本24500余号,地衣标本1200余号!正因臧穆教授忍受着了艰辛的野外考察,才换来这一套珍贵的野外科考笔记!
读着笔记里的文字,看着寓意深刻的彩色画卷,仿佛把我带进了臧穆先生的身旁,一起深入密林进行野外考察,去发现一个又一个神秘的生物宝藏。臧穆教授不拘泥于笔记形式,文字科学严谨却又生动、活泼。时不时地还即兴题诗一首,临摹书法,如诗如画地记录下自然实景与内心感受。将这套野外日记整理出版,既是穆先生的遗愿,也是臧穆先生之妻、我国著名苔藓植物学家黎兴江教授的夙愿。
本书由著名苔藓学家黎兴江担任主编;由真菌学家杨祝良担任副主编,由优秀的真菌学、植物分类学、生物科学史专家及资深编辑组成编委会。耗时三年,对日记原稿进行了过录、翻译、校勘,补充了数万字的相关文献和大量照片。这才有了这一套《山川纪行:臧穆科学考察手记》的诞生。内页试读左右滑动浏览书页《山川纪行》上、中、下三册考察手记均采用了果冻触感的硅胶外皮。摸起来很有当年“工作笔记本”的触感。
裸脊横16开大本装订,可以180度大幅度摊开,阅览笔记无死角!书页采用了300克汀特莱特奶黄色卡纸,印在中间的科考笔记使用了局部印亮油的方式进行呈现。仔细看,你会发现中间的考察日记表面光滑油亮,摸起来的触感和周边白页有所不同,这种工艺更加复杂,为了能更好的展示原版笔记效果,出版社真的是下足了功夫!
臧先生的科考日记已远远超出了科学野外记录本身,不但具有科研价值,而且也具有艺术和文学价值。
很适合自然科学爱好者,植物爱好者,和专业的科研人员入手阅读。现在下单,我们还附送一个价值99元的同款笔记插画帆布袋。30年绝美手绘科考日记发现第三极自然宝藏的探索之旅!一部当代科学界的图文版徐霞客游记!中国科学院王文采院士、生物绘画大师曾孝濂教授作序推荐!三册16开大幅精美彩印手记原价890元先领券再下单!券后到手价只要623元!
戳图带走 / 淘宝同步贩售中复制神秘代码,打开手淘APP 3.0¥0x2IXmCuGGC¥ https://m.tb.cn/h.fbMYQ0k “向所有出野外的老师和同学们致敬,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你们的辛劳的奔波!”戳阅读读原文,享超值优惠!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