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手势几乎能让全世界的人都理解。比如,通过指一个方向来转移他人的注意力。新的研究表明,某些声音也具有标志性,能让全世界的人都识别出其中的含义——即便说话的人并不是在简单地模仿一个众所周知的声音。这项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或许可以帮助解释现代的口语是如何兴起的。
2015年,语言学家给一些说英语的人提出了一项挑战,让他们编造一些能代表各种基本概念(比如“睡觉”、“孩子”、“肉”、“石头”)的声音。当其他说英语的人听到这些声音时,就会试着将这些声音与相应的概念相配对。通常来说,他们都能成功配对。但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马库斯·珀尔曼(Marcus Perlman,这项研究的合作者)表示:“我们想证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都能听懂这些声音。
”因此,珀尔曼和同事在摩洛哥、巴西等7个国家展开了线上实验。他们招募了900多名志愿者,总共涉及28门语言。当志愿者听了2015年的调查研究中最容易理解的一部分声音后,需要从一组单词或图片中选取其中与之相匹配的概念。结果表明,那些能让人回想起熟悉的声音(比如滴水声)的发声匹配效果最好。但团队也发现,即使志愿者说其他语言,理解率也明显高于随机概率。
珀尔曼说道:“我们不仅是在拟声词方面取得了成功,在其他词语方面也取得了成功。”团队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有些发音模式是通用的。比如,一些短而简单的声音,通常传达的意思是单数“一个”,而循环反复的声音一般都与复数“很多”有关。同理,低音往往代表大件的东西,高音表示小件的东西。
德国柏林莱布尼茨普通语言学中心的语言学家亚历山德拉·克维克(Aleksandra Cwiek,这项研究的合作者)表示,这些“标志性”声音的发现,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了解人类祖先是如何使用丰富的声音初步展开交流的。